中国画从技法上分为两大类?

国画分工笔和写意两种,主要有构思、构图、用笔、用墨 工笔画一、技 巧 部 分

1、分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水,将色彩拖染开去,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

2、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体系,称为统染。

3、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时用某种色小面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面称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绘的物体周围淡淡的渲染底色用来衬托或掩映物体。

6、点染: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笔蘸上深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时常用到方法。

7、斡染:将一块色彩向四周染开。画仕女脸颊的红晕时即是采用此法,工笔牡丹的绘制中也会用到。

8、醒染:在罩色过后色彩略显发闷的画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画面醒目。

9、复勒:设色完成以后,用墨线或色线顺着物体的边缘重新勾勒一次。

10、水线:工笔画常用手法之一。工笔设色中遇到物体的边缘或者线条的时候,经常会采用留一道亮边的手法来区分局部色彩或用来保留线条或用来体现物体的厚薄程度,这条亮边就称之为水线。同时,保留水线也能较好的体现出工笔国画所独有的装饰趣味。

11、立粉法:点花蕊的重要手法之一。长锋笔饱蘸粉黄(藤黄+白色),也可略调一点胶进去,色彩的浓度要非常大,同时竖立笔中锋,缓慢点出蕊的形状,湿润时色彩会高出纸面1毫米左右,等待干了就会形成两边高中间凹的视觉效果,很有立体感。

愚公移山谁画的?

2020-03-09 23:28

愚公移山是徐悲鸿画的,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位鼎鼎大名的绘画++。他是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将一生的热情全部都奉献给了绘画事业,在我国画坛上的地位极高,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徐悲鸿作为全能型画手,他的绘画风格非常独特,因曾出国留学的原因,他的每一幅国画中都融入了西方的画法,很好地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特点,再加上对画的对象的解刨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给人创造出了极强的视觉体验。与张书旗、柳谷子等并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徐悲鸿曾经画了一幅《愚公移山》图

《愚公移山》是徐悲鸿1940年创作的,总共创作了两幅油画和一幅国画,其中以油画最为著名,目的是为了鼓励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众志成城,一鼓作气,最终取得抗战胜利,赶走侵略者。这时期的中华民族,正处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在那样的艰苦环境下,抗战不但需要物资上的支持,更需要精神上的鼓励和思想上的改造。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文化名人的徐悲鸿站出来,以满腔热情创作了油画巨作《愚公移山》。

列子

列子(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名御寇,又名寇,字云,亦作圄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约与郑繻公同时。先秦天下十豪之一,道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列子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归同于老庄,被道家尊为前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的皇帝简笔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的皇帝简笔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愚公移山谁画的,中国历史的皇帝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