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1日什么广西分行在桂林成立?
1949年12月1日, 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分行在桂林成立,接管了在广西的官僚金融机构, 宣布收兑金银、外币,发行人民币,开展金融业务。 这个问题,从珍藏着一本1949年12月的《桂林市金融简讯》,翻开简讯,发现了一段尘封的历史——1949年底解放初期,人民银行广西分行成立的历史纪录和一场没硝烟的战争得到证明。
什么时候发现的霍去病墓?
霍去病墓,位于陕西省兴平市南位镇道常村西北,茂陵东约1千米处,墓为山形,俗称“石岭子”。[1]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汉名将,军事家,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18岁就随军作战,战功卓著,官至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墓底部南北长101.5米,南宽56.70米,北宽58.40米,高18.38米,占地面积5841.33平方米。霍去病墓石雕根据原石自然形态,运用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雕刻而成,浑厚深沉,粗放豪迈,简练传神,对以后中国历代陵墓石刻有深远影响,一直为汉以后历代陵墓石刻艺术所继承。
1961年3月4日,霍去病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早期,西方和日本汉学家开启了对“霍去病墓”现代意义上的调查研究。
民国三年(1914年),法国汉学家组队对中国川陕古迹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发表的调查报告。
20世纪30年代,马子云、滕固对“霍去病墓”及其石雕进行过考察著录。
民国二十年(1931年),西京筹备委员会负责人张继,在霍去病墓北设立茂陵小学,于校内设立“茂陵办事处”,负责管理霍去病墓和茂陵的文物,并在墓南面两侧,修建两座瓦房,将9件石刻移至室内。
1962年,考古工作者对茂陵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勘探,并发表了正式考古简报。
1980年3月,法国考古学家密特朗参观茂陵博物馆,并将其父于民国三年(1914年)拍摄的霍去病墓及墓前石刻照片2幅转交茂陵博物馆收藏。
三星堆的故事?
1、相关故事 偶然发现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于当地农民燕道诚于1929年淘沟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
1931年春,在广汉县传教的英国传教士董笃宜听到这个消息后,找到当地驻军帮忙宣传保护和调查,还将收集到的玉石器交美国人开办的华西大学博物馆保管。根据董笃宜提供的线索,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和助理林名钧于1934年春天组成考古队,由广汉县县长罗雨仓主持,在燕氏发现玉石器的附近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发掘。发掘收获丰富,根据这些材料,葛++整理出《汉州发掘简报》。遗憾的是,三星堆遗址自1934年首次发掘以后,发掘就长期停滞。 2、简介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讲历史故事活动信息简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讲历史故事活动信息简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