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记文学之鼻祖?

《史记》是中国传记文学的鼻祖。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学历史看什么书可以了解很多东西?

一、《史记》

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年间长达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

二、《资治通鉴》

这是司马光及其助刘攽、刘怒、范祖禹等根据大量的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年),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年)共年的历史。

三、《中华上下五千年》

全书从“++开天辟地”的传说开始,将三皇五帝、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朝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盛世、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明清——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辉煌灿烂和沧海桑田都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完整再现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让读者直观而清晰地感受到历史的演进过程,感受到这种优秀文化的熏陶,感受沧海桑田的变化。

学历史看专业书籍和相关文献可以了解很多东西。
因为历史是一门复杂而深刻的人文和社会科学,需要系统和全面地学习才能掌握其中的规律和内涵。
专业书籍和相关文献可以提供权威的理论基础、详实的史实资料和深入的分析论述,通过深入学习这些书籍和文献,可以帮助人们获取更全面、深入的历史知识和对历史发展的深刻理解。
另外,在学历史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阅读历史小说、传记、纪实文学等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来延伸自己的历史知识和视野,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历史的文化、人文和艺术内涵,丰富历史学习的多元性和趣味性。

学历史应该看什么书?

一、《上下五千年》

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简介为一身的优秀历史读物。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现代语言写出来,通俗易懂。

二、《史记》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三、《资治通鉴》

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四、《中国通史》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初版于1923年9月,出版后数十年内不断重印再版,仅1933年至1935年间就重版了4次,是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中国通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作者写作之年(1922年),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史。在20世纪的史学界,凭个人力量独立完成,囊括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时段的中国全通史,迄今为此,本书也是其中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一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传记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传记有哪些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中国传记文学之鼻祖 中国历史传记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