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县的历史沿革?

香河县历史悠久。据孙小营村窑地发现石斧证明,这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聚居生息。商代以前归属,无文字记载。

西周灭商后,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香河县境属燕国。

春秋、战国时为燕地。

秦并六国,建三十六郡,划燕地为上谷、渔阳二郡,此时属渔阳郡。

西汉,置雍奴县(今天津市武清区城关镇东北),香河为雍奴县东北境地,属幽州渔阳郡。

东汉,属幽州渔阳郡。幽州并冀州,属冀州渔阳郡

三国,为曹魏之领地

西晋,隶幽州燕国

东晋,十六国相互争战,纷纷建立割据政权,此地先后为后赵、前秦、后燕辖地。

南北朝时,属北魏幽州渔阳郡。

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北魏分东、西魏,属东魏。

武定八年(550年),隶北齐东北道于渔阳郡。

承光元年(557年),改隶北周幽州(总管府)渔阳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渔阳、燕郡,属幽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属涿州。

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雍奴县为河北道幽州都督府(后升大都督府)之辖县。

天宝元年(742年),复设郡领县,雍奴县改称武清县,香河属范阳郡武清县地。

乾元元年(923年)李存勖称帝,遂属后唐。

公元936年,辽后唐,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此地属契丹。

契丹会同元年(938年),于武清孙村置榷盐院,为贮盐新仓。后居民集聚,渐成井肆,遂由武清、漷县、三河划出部分地域置香河县。时县境较阔,约辖今香河、宝坻、宁河三县地,隶南京道析津府。

宋宣和四年(1122年),金攻克辽南京(今北京),香河属金。

滹沱来历?

滹沱,亦作“滹”。即滹沱河。

滹沱河古又作池(音同“呼驼”)或滹池,《礼记》称“恶池”或“霍池”。《周礼》称“厚池”。战国时称“呼沦水”(呼池水)。秦称“厚池河”。《史记》称“滹沱”,也称“亚沦”。东汉称“滹沱河”。《水经注》称“滹沱”。曹魏称“呼沱河”。西晋称“滹沱河”。北魏曾一度改称“清宁河”。

滹沱河,古又作池或滹池,是海河水系子牙河的上游支流之一,它发源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泰戏山桥儿沟村一带,流经忻州市繁峙县、忻州市代县、忻州市原平市、忻州市忻府区、忻州市定襄县、阳泉市盂县、石家庄市平山县、石家庄市正定县、石家庄市赞皇县、石家庄市无极县、石家庄市晋州市、石家庄市深泽县、衡水市安平县、衡水市饶阳县、衡水市武强县、沧州市献县,滹沱河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与阳河交汇形成子牙河,滹沱河全长587公里,流域面积2.73万平方公里。

滹沱,汉语词语,拼音hū tuó,意思是守护陵墓人员的居住点;水边的村寨;胡同;食物;水名。

亦作“滹沲”。水名。即滹沱河。在河北省西部。出山西省繁峙县东之泰戏山,穿割太行山,东流入河北平原,在献县和滏阳河汇合为子牙河。至天津市,会北运河入海。

唐 李颀 《欲之新乡答崔颢綦毋潜》诗:“寒风卷叶渡 滹沱,飞雪覆地悲峨峨。”

天津宁河县志花牛村的来历?

志花牛村,全村有469户,2233人,党员46人,总耕地面积1647亩,是驰名中外“花牛苹果”的故乡。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700元,村级集体积累达1400多万元,是省市命名的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村。2003年以来,村党支部以“双培双带”工程为抓手,认真开展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办大事,全村经济、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事业全面发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宁河的来历及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宁河的来历及历史文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滹沱来历,宁河的来历及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