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县历史典故?

在很多历史著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汝南这个地名。但是,汝南已经更名为驻马店。那么,历史典故中频频提到的汝南城,为啥更名为驻马店?

在历史典故中,常常会提到汝南。比如说在《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 在汝南城中诞生的历史名人也很多,比如这里是轩辕黄帝的夫人嫘祖的故乡,秦丞相李斯、《盐铁论》的编著者桓宽、志怪志异小说家干宝、伟大的无神论者范缜、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等一大批历史名人,都诞生在这里。

汝南,还曾是战国时期闻名天下的兵器制造中心,更是++文化、梁祝文化、重阳文化、车舆文化、嫘祖文化和冶铁铸剑文化的发源地。

那么,汝南为啥更名字为驻马店?

在今日的驻马店内有一条河,古城汝水。所以,古时候管汝水以南地方叫做汝南。汝南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西汉,当时的汉高祖刘邦建汝南郡,郡治在上蔡。

两汉时期,汝南郡的经济、文化逐步发展,出现了繁荣景象。汉武帝元光年间,汝南郡兴修鸿隙陂,跨今平舆、汝南,正阳、新蔡、息县五县,灌溉农田数万亩。西汉元帝时在今泌阳县修马仁陂,灌溉农田万余顷。东汉和帝永元年间,汝南太守何敞在鸿隙陂修复鲷阳旧渠(在今新蔡县北),新垦水田3万多顷。灵帝中平年间,汝南太守调集民工在鸿隙陂大坝上用石块修筑水闸,进一步扩大灌溉面积。

汉代鸿隙陂、马仁陂等水利工程的兴建,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使汝南郡成为全冈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两汉时期汝南郡人才辈出,在《后汉书》和《风俗通义》中列有传记、留下姓名的汝南郡官吏、名士达100多人,因此有“汝半朝”、“汝南固多奇士”之称。

新蔡县的历史由来?

历史沿革

春秋时蔡平侯由蔡迁都于此,始称新蔡。秦置新蔡县,治今新蔡县城,属陈郡。两汉属汝南郡。西晋置新蔡郡,治新蔡县。东魏置蔡州,治新蔡县。

北齐废蔡州,改新蔡郡为广宁郡。隋开皇初废广宁郡;开皇十六年(596年)置舒州,改新蔡县为广宁县。仁寿元年(601年)改广宁县为汝北县。大业初废舒州,二年(606年)改汝北县为新蔡县,属汝南郡。唐武德初复置舒州,贞观初废。

古代为吕国地域。春秋蔡平侯迁于此建新都,故名新蔡。新蔡之名,应取“蔡之新地”义。蔡的疆土原在今上蔡、汝南两县,后来向东扩张,占领今新蔡一带,所以说为蔡之新地。后来在此筑城,因名新蔡。

秦置新蔡县。隋初改广宁县,后复改新蔡县。元初入息州,明初置新蔡县至今。

九江是什么时候称为汝南?

九江没有被称为汝南。汝南县,隶属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东临平舆县,北临上蔡县,总面积1475平方千米。汝南地处淮北平原,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境内文化遗址有280多处,被中国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

为什么说上蔡是重阳节起源地?

重阳成为节日,源于桓景避难所登的山冈,即今上蔡县城所在的芦岗。始于东汉时期。南朝的吴均《续齐谐记》有这样一段记载:汝南桓景,从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于是,桓景按照费长房的嘱咐,届时全家登上上岗。傍晚归家,见鸡犬牛羊皆死。后来,人们为了避祸,每到九月九日,即离开家庭,去到高处。这样就逐渐形成了登高望远的习惯,并形成了节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蔡和汝南的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蔡和汝南的历史文化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汝南县历史典故_新蔡县的历史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