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红色故事有哪些?
1、《香火不断的“红军坟”——群众自发祭拜74载》:驻城郊桑木垭的前哨连有一位不满20岁的女卫生员,当时当地流行伤寒病,群众死亡很多,她走村串巷给老百姓看病、送药、++,一天有位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哭着跑来哀求,请她到远离驻地十多里的地方为其父母看病,她不顾疲劳,冒雨来到病人家中,给病人服药、++,直到次日患者脱险才返回驻地。不料,连队已受命出发,连长给她留了一张字条,要她回来后向桐梓方向追赶部队。她见字条后即出发追赶连队,保长闻讯后派人将她抓住,最后被枪杀于桑木垭村口。老百姓为了报答她的恩情,将其尸体就地安葬在路旁,因不知其籍贯和名字,群众便称之为“红军坟”了。群众每日前往祭奠,香火不绝。
2、《红军与茅台酒》文章写到,还离茅台有五六十里的时候,很多人就在打听“茅酒”的消息,特别是在没收土豪财物时。进遵义前有不少人在泥滑路中跌跤,互相之间也以“明天拿前面的茅台酒来滋补一下”作为安慰。到茅台镇时,看见“成义老烧房”里面摆着上百口可装二十担水的大缸,还有几千瓶已装好的。熊伯涛和他的战友们喝了个够,还用衣服包着三瓶酒带走。
3、《遵义日记》详细写到他在遵义的十天生活。这十天没有行军打仗,是他在长征期间难得的惬意时光。
4、《红军长征记》是长征亲历者在长征结束一年多之后写下的回忆文字,记忆犹新,撰文的也大多是记忆力好的年轻人,因而是一部关于长征的最早的真实记录。斯诺著《红星照耀着中国》的许多素材皆取之于这本书。此书到1954年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
与壶口瀑布相关的红色故事?
黄河象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风景区规划面积175平方公里,主景区面积27平方公里,是以壶口瀑布为主体的峡谷景区,北至小河口,南至仕望河口。 夏秋季节,黄土高原暴雨频繁,黄河水势猛涨,瀑布宽达100多米,方圆数里,水汽遮天,气势磅礴,是游览观赏瀑布的最好季节。冬季冰封雪冻,瀑布挂满冰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春季冰雪解冻,冰棱崩落,犹如山崩地裂,声似炮轰雷鸣。
黄河壶口瀑布古已闻名,《水经注》载:“禹治水,壶口始。”明代有位诗人写《壶口》一诗赞道:“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双腾虬浅直冲斗,三鼓鲸鳞敢负舟。”明陈维藩在《壶口秋风》诗中描写到:“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黄河西出昆仑,源远流长。雄伟多姿的龙门,世称“九河之蹬”的孟门山(位于龙门与壶口之间)与四时迷雾的壶口瀑布最为壮观,号称黄河三绝。壶口瀑布更以它气吞山河之势,声绝九霄之壮著称于世。
孟门山距离壶口约2.5公里,河水被巨石一分为二。此石横亘数百步,河水分流,俯视如门,故有孟门之称。孟门山虽“临危若坠”,但“卧镇狂流”,“任水涨滔天,终不能没”,实为壶口之下一大景观。河水出孟门之后,以“奔腾到海不复回”的态势,直至相距65公里处的龙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贵阳的红色历史故事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贵阳的红色历史故事简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