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有哪些民俗活动?
冬天里有那些民俗活动呢?
提到冬季,不得不说吃饺子。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还有在冬天,家家户户都会腌制腊鱼,腊肉,灌制香肠
为什么冬天开山?
一段故事引出,长白山是寒冷的代名词。这儿往往从9月起,寒风就渐渐吹干了树上的叶子和地上的草,严冬迈开大步向人间走来了。这时,山场子木帮从事采伐的黄金季节也就开始了。而且,要从当年10月至第二年的2月大约有4-5个月的时间要一直劳作在山上。东北,大约从10月开始,纷纷扬扬的大雪就铺天盖地飞落下来了,于是老木把们就自言自语地说“该开套了”。开套,就是木帮们准备斧锯绳索,以备把林中的原木从山上伐倒运下。大雪一落,木帮进山,这是长白山冬天的重要习俗。
进山,先要“开山”。开山,就是举行一种仪式,告知山神爷(指老虎和山神),我们要进山了,要和大山“打打招呼”。打招呼,这是人类要感谢大自然给予人类“树木”的一种感恩行为。人,要表达自己的谢意。首先,要杀猪。古语曰:黑牛白马祭苍天。伐木人开山,也要选“黑毛猪”以示对老林的尊重。黑,指厚重,实惠,表示人对自然、对森林的诚意。这时要请萨满“跳神”,以祭祀神灵。
从前的采伐者,他们多是从中原闯关东来的单身汉子,都想从东北挣钱,然后回关里家过幸福生活,他们出山海关时,往往心里都默默地叨念:
出了山海关,
两眼泪涟涟,
今日离了家,
何日才得还?
一棵大树两吊半,
要用命来换!
关于冬天的节日?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有冬至祭祖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鬼冬人冬怎么区分?
山东青岛浮山所、城阳、李村、即墨某些地居住的人在每年冬至的前一天过冬至节, 当地人称 "过鬼冬" ,而冬至那一天叫“人冬”。当地居民至今还保持过 "鬼冬" 的习俗,过鬼冬吃饺子,过“人冬”吃地瓜面包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冬开节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冬开节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