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的历史?

新西兰是太平洋西南部的岛国,西隔塔斯曼海同澳大利亚相望,南与南极洲隔海遥遥相对,有“世界边缘的国家”之称。全境由南岛、北岛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面积268046平方公里。人口 330万(1986)。其中86%是英国++后裔, 9%是毛利人。居民信奉++教和天主教。官方语言为英语,首都惠灵顿。

约公元 950年,波利尼西亚人库佩由社会群岛漂流至新西兰,返回后,称此地为“奥蒂罗”,意为“不夜之乡”,或“白云绵绵的地方”。此后,陆续有波利尼西亚人来此,至1350年左右,大批波利尼西亚人中的毛利人迁徙至北岛、南岛定居。在欧洲人到来之前,毛利人的社会组织是部落。使用的工具是石器、骨器。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狩猎和采集,也有了雕刻、编织等手工艺。部落由酋长、自由民、奴隶各等级组成。 殖民者入侵  1642年,荷兰探险者A.J.塔斯曼航行至此,称之为“斯达特恩兰特”,意为“我国之地”。后荷兰殖民者认为此地酷似荷兰的西兰省,又取名新西兰。由于塔斯曼在航行中遇到险恶风浪,并在登陆后与毛利族人发生冲突,因而把新西兰描绘成为一片可怕贫瘠的土地,未能引起殖民者的重视。1769~1770年间,英国海军军官、探险家J.库克环绕新西兰的岛屿航行,并绘制了该岛的海图。1777年他的航行报告发表后,欧洲人开始++新西兰,捕鲸人、传教士、商人、++等接踵而至。他们砍伐木材、捕捉海豹、鲸鱼等运往欧洲。1837年英国成立了新西兰协会,英国人在新西兰购买土地。1839年 7月,英国政府派遣海军军官W.霍布森任新西兰副总督。在他的威逼利诱下,1840年2月,毛利人酋长被迫在北岛怀唐伊镇,签订了怀唐伊条约。迫使毛利人把土地++“让给”英国,以换取英王对他们的“保护”。新西兰沦为英国殖民地。1841年霍布森任总督。定奥克兰为首府。1843年首府移至惠灵顿。以后,英国向新西兰大批++。1845年,G.格雷任总督后,制定并实行新西兰宪法,主张对毛利人实行同化政策。1862年的《土著土地法》使++和毛利人之间的私人土地买卖合法化。在这以后的40年中,毛利人失去了他们绝大部分最好的土地。毛利人与殖民者之间的冲突,激起了1843~1872年长达30年的毛利人起义。

新西兰珍贵动物?

新西兰最近出炉了“五小天王”(Small Five)名单,将国内最珍稀的五种野生动物捧成了旅游明星,人气丝毫不输给任何一处迷人风景和户外运动。这五种动物虽然个头不大,来头却不小,每年吸引全球数百万游客前往沙滩、森林和生态保护区一睹其“芳容”。

  这“五小天王”分别是:新西兰人引以为傲的国鸟——奇异鸟(Kiwi),世界上最小的海豚——赫氏海豚(Hector’s dolphin),世界上最珍稀的企鹅——黄眼企鹅(yellow-eyed penguin),世界上最古老的爬行动物(比恐龙出现还早)并奇迹般存活下来的“老古董”——鳄蜥(tuatara)和能熟练偷走游客护照的“惯偷”——啄羊鹦鹉(kea)。

  “五小”这个概念是相对于非洲的“五大”野生动物而言的,非洲的大型动物捕猎者将五大最难徒步捕猎、最为危险的野生动物称为“五大”(Big Five),这个称谓因此流传开去。如今,新西兰颠覆“五大”而自拟“五小”动物名单,鼓励旅行者前来,观赏一些世界上最珍稀的生物。

  与非洲的捕猎对象不同,新西兰的“五小天王”着眼于提升对小型、珍稀的原生生物物种的关注和保护。新西兰旅游局首席执行官乔治·希克顿(George Hickton)说:“新西兰有许多土生土长的珍稀物种。来这里旅游,观赏它们,你会获得非同寻常的假日体验,比如夜晚在荒无人烟的海滩寻找奇异鸟,与世界上最小的海豚共泳等等。”

  希克顿又说:“我们正与国家环保局(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密切合作,提升我们作为野生动物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我们的‘五小天王’也许没有非洲‘五大天王’的体型大,但它们的独特性却是无可替代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西兰历史文化遗产介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西兰历史文化遗产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新西兰珍贵动物,新西兰历史文化遗产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