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同的重要性和意义?
国家认同是跨界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机制构建的重要因素,对跨界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起着预警、整合、调控和保障等四个方面的作用。因此,进行跨界民族国家认同研究对边疆地区社会稳定机制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认同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行为主义革命时期引入政治学领域,随着苏联剧变、东欧解体,国家认同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彰显。所谓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等的认同,即国民认同。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一个民族确认自己的国族身份,将自己的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形成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人们只有确认了自己的国民身份,了解了自己与国家存在的密切联系,将自我归属于国家,才会关心国家利益,在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愿意挺身而出,在国家文化受到歧视时个人的感情会受到伤害,才会对国家的发展自愿地负起责任。人的国家认同是随着人出生时被赋予的国家身份而具备认同的前提的。 民族国家的本质要求,就是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没有一定程度的国家认同,一个国家就不可能取得民族国家的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标志着国家获得独立,民族获得解放,人民获得民++利,而且将新的国家建立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构建起一种全新的国家形式,即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名就表明,中国是中华民族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族国家的建立。
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了什么?
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为什么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一:对内
1.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唐代名臣魏征曾经说过: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段话就是说:树木要想长的高,那么必须要好好的呵护它的树根,河流想要流的远,必须要保护好它的源头。这一段话就深刻的指出根和源的重要性,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源,也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所在!
为什么其他民族的文明都曾经中断过,只有中华民族的文明一直没有中断,什么原因,从根本来说,就是我们没有丢失抛弃本民族文化的根,今天我们之所以取得了一系列让世界瞩目的成就,都得益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始终没有遗忘和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和“魂”。
2.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女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度概括与提炼,它决定了中国文化的性质与方向,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所在,在当代中国,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非常密切,在交融的过程中我们汲取了好的一部分,但是不好的也被带进来了,而且有的文化甚至挑战了中国文化的底线,为此,习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必须与这个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而且还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的在新时代的条件下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批判继承,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样才能彰显它的价值所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文化认同问题的认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文化认同问题的认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