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西岑古镇历史?

清名西湛,后陈姓居此名西陈,以陈、岑音近,改今名。1935年为西岑镇,1948年为乡,1958年为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置镇。2000年莲盛镇撤销并入。

上海市青浦区第一中学的历史?

历史为:

创建于1999年,在2001——2002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改扩建,学校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85人,有7个年级48个班级,学生总数2400多名。

朱家角历史文化背景?

朱家角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青浦区朱家角古镇。宋、元时期,朱家角地区已经形成集市,清末,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出现粮油加工业,加之水路交通发达,米市繁盛继而商贾云集、百业兴旺,逐渐成为青浦西部的贸易中心。民国时期,古镇以北大街、大新街、漕河街为商业中心,从一里桥元号油坊至东市街梢,“长街三里,店铺千家”。此时,朱家角商业之盛列青浦之首,有“三泾(朱泾、枫泾、泗泾)不如一角”之誉。自成繁华市镇后,朱家角文儒荟萃、人才辈出。明代就办有书院、义塾等。清代以后,兴建有众多学堂,明清两代共出进士 16人、举人40多人。民国时期开始兴办中学。镇上还有民众教育馆、书报社、戏院、书场等众多文化场所。

朱家角历史文化风貌区是集自然地貌、建筑遗产与传统文化为一体的传统古镇,“由水而生、因水而兴”,湖泊、河流、农田是朱家角的自然背景。风貌区内西井河、市河、西栅河成“人”字形,与横贯整个风貌区的黄金水道漕港河形成“大”字形。“人”字形河道是古镇生长的骨架,串起三河、九街、多弄与几十座古桥,形成星形的城镇格局。城镇街道平行于河道发展,并沿垂直于街道的巷弄向内部延伸。 传统建筑鳞次栉比,街巷逶迤,共同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文化景观和生活形态特色。

风貌区内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街巷北大街两侧传统民宅林立,粉墙灰瓦错落有致,窄窄街道曲径通幽,石板条路逶迤不断,老店商号两旁林立,展现出一幅古意盎然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

悠久的历史给予朱家角丰富的文物古迹,既有桥也有建筑,既有宗教建筑也有民居建筑。上海地区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石拱桥——放生桥是朱家角的重要标志之一;课植园是朱家角的另一标志,它集江南园林精华于一园,还记录着朱家角人看重文化的优良传统。城隍庙、大清邮局旧址、圆津禅院、涵大隆酱园、童天和国药号等反映出朱家角在各个领域的杰出成就及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另外,文物古迹还包括以席家住宅为代表的一批传统民居。

风貌区内共有桥梁22座,其中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4座。

河埠和缆石也是朱家角水乡历史文化风貌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展现了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

青浦元荡桥游玩攻略?

青浦元荡桥是一处非常漂亮的旅游景点,在游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时间:尽量在天气晴朗、气温适宜的日子前往,避免下雨或者天气过热。
2.准备好适当的装备:由于这里需要步行跨越湖面,所以需要穿着合适的鞋子,以免滑倒。
3.注意保护环境:在游玩时一定要保持环境整洁,不随地乱扔垃圾,并积极配合景区管理。
4.尽量避开节假日:青浦元荡桥是一处比较热门的旅游景点,节假日期间人流量较大,建议选择平时前往可以获得更好的游览体验。
总之,青浦元荡桥是一处非常优美的风景区,游客可以赏到湖光山色,体验过木栈道的惊险与++,并了解这个著名的古镇文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青浦的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海青浦的历史文化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海青浦西岑古镇历史_上海市青浦区第一中学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