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醉酒误事的主要内容?
话说东汉建安二年,曹操亲帅大军逼降张绣,吃饱喝足保暖想歪道儿,就笑纳了张绣的婶子。凭空多了一个便宜后叔叔,张绣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但是实力不济,却也只能忍气吞声。如果不是毒士贾诩尚在张绣阵营,那么这个哑巴亏,张绣是吃定了。
凡事总有意外,毒士贾诩在曹操戒备森严的护卫队中找到了漏洞:能吃好喝的卫队长典韦馋了。
这件事说起来还真怪曹操:明知道典韦一顿要吃好几个人的饭,你咋不专门找一个炊事班,让典韦吃饱喝足好替你看家护院?又饿又馋的典韦愉快地接受了贾诩的邀请,而以贾诩的毒舌功夫,灌醉典韦那就是小菜一碟,于是典韦喝得五迷三道,被贾诩殷勤地送回去了。但是贾诩在搀扶典韦的人群中,埋了一颗钉子——能背五百斤东西、也能日行七百里的飞天大盗胡车儿。被胡车儿盗走了双戟,典韦就等于叫花子丢了蛇——没得耍了。
所以事情完全按照贾诩设计的情节发展:张绣半夜发难点着了曹操营帐,被惊醒的曹操衣衫不整地喊典韦,宿醉未醒的典韦手软脚软,而且还找不到自己吃饭的家伙——那一对重达八十斤的大铁戟了。
典韦被惊醒的时候,也正是他头痛欲裂最难受的时候,所以他甚至没有想到要掰一根营栅的木头来自卫,居然“双手提着两个军人迎敌”。血肉之躯的活人,可不是武侠小说里的独脚铜人,杀伤力有限,而且抡起来也不顺手,虽然人撞人打死了七八个,但是典韦手里,可能也就剩两条大腿了。
宿醉未醒,“兵器”不称手,所以典韦壮烈战死——不是牺牲,因为死得很不值。就是典韦醉酒(曹操负主要责任),导致了防范不严,给了张绣贾诩可乘之机,曹操长子曹昂成了风流老爹的替死鬼:“操长子曹昂,即以己所乘之马奉操。操上马急奔,曹昂却被乱箭射死。”
曹操醉酒误事好词好句?
曹操醉酒误事,这个历史故事中充满了许多好词好句。首先,曹操的醉态可以用“狂饮”、“醉眼迷离”等词语来描述;其次,曹操的行为可以用“误事”,“误人子弟”等词语来表达。此外,故事中还出现了“酒力”、“酩酊大醉”、“狂喜”、“悔恨”等词汇。这些词语不仅丰富了故事的表现力,更让人们对历史人物的性格、情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慎饮酒,避免因酒而误事。
戏曲望江亭的剧情?
《望江亭》的剧情梗概是这样的:花花太岁杨衙内早就垂涎年轻美貌的寡妇谭记儿,一心要把她弄去做个小夫人。但是谭记儿在清安观住持白姑姑的撮合下,挑选了一表人才、真诚敬重她的白士中。白士中是白姑姑的侄儿,正被朝廷派到潭州做官。娶了谭记儿,两人恩恩爱爱,一同上任去了。杨衙内由妒生仇,便向皇帝诬告白士中“贪花恋酒”、不理公事。皇帝不问青红皂白,准奏赐杨衙内势剑、金牌,去潭州取白士中首级。杨衙内得意洋洋,马上带心腹张千、李稍乘船前往。白士中预知消息后十分焦虑。谭记儿挺身而出,决心独自扮作渔妇,去会杨衙内。时值中秋,明月当空。杨衙内一伙来到潭州地界,赶开别的渔船,靠岸到望江亭饮酒赏月。谭记儿巧扮渔妇,驾一叶小舟,手提一尾活蹦乱跳的金色鲤鱼,自称张二嫂,主动要为杨衙内烧鱼佐酒。杨衙内见到这么美丽的渔妇,浑身发酥。谭记儿将他灌醉,伺机盗取了势剑、金牌和捕人的文书。第二天杨衙内前来捕人,袖中只找到自己前天晚上胡诌的轻薄小词。最后,杨衙内出尽洋相,被问成杂犯,杖责八十,削职归田。于是,谭记儿夫妇最终白头偕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喝酒误事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喝酒误事的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