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的人物及事件简单?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

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在长春成立。“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满洲省委武装工农群众,联合一切爱国力量,抵抗日本侵略者。东北各地陆续建立起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后来发展成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继而发展成为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中国抗日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靖宇 1939年杨靖宇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他率部队转战于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他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当残忍的日军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

赵一曼 1935年秋,赵一曼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2团政治委员。11月间,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后在珠河县春秋岭附近一农民家中养伤,被日军发现,战斗中再度负伤,昏迷被俘。日军对她施以酷刑,逼其招供。她宁死不屈,严词痛斥日军侵略罪行。

为了得到口供,日军将她送进医院监护治疗。在医院里,她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教育争取看护和看守人员。1936年6月28日,在看护和看守帮助下逃出医院。6月30日晨,被追敌再度捉捕,受到更加残酷的刑讯。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敌杀害。

1931年到1937年东北地区谁在抗战?

1931年到1937年东北地区是东北抗日联军在抗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制造蓄谋已久的侵华事变,,这支队伍高举抗日救国的伟大旗帜,在白山黑水间坚持了长达十四年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东北抗日故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当时生活在东北的大批中国民众,面对日本的欺辱,很多时候都只能忍气吞声。因此,此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号召人民起来抗日。东北人民和东北军部分爱国将士,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抗日武装,统称东北抗日义勇军,约30余万人,其中还包括如土匪、学生、百姓等等,在东北各地抵抗日军进攻。后来在日军的进攻下,至1933年春大部分溃散,一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坚持斗争。在此期间,共产党也创建了十几支反日游击队。中国人民在面对侵略之时,从未放弃抵抗。

作为日军侵略中国的大本营,东北地区日本苦心经营已久,尤其是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治理基础,东北抗日义勇军在艰难的困境下杀出一条血路,给在东北的日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

东北抗日义勇军即为东北抗联的前身,早期的抗争主要就是以东北抗日义勇军为主体。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东北反日游击队,开辟游击区的指示,从1932年初开始,先后创建了巴彦、磐石、海龙、延吉、和龙,珲春、汪清、安图、汤原、饶河、珠河、密山、宁安等反日游击队。主要领导人有杨靖宇、赵尚志、童长荣、夏云杰等。同时,中共满洲省委还派周保中、李延禄等共产党员到东北抗日义勇军中进行改造工作,建成绥宁反日同盟军、抗日救国游击军。因此,早期的敌后游击战争在东北地区得到落实,给当时的日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1933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根据同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反日统一战线,扩大游击战争的指示信精神,决定以游击队为基础,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从1933年下半年至1936年春,相继成立6个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杨靖宇;第2军,军长王德泰,政治委员魏拯民;第3军,军长赵尚志,政治部主任冯仲云;第 4军(东北抗日同盟军),军长李延禄,政治部主任何忠国;第 5军(东北反日联合军),军长周保中,政治部主任胡仁;第6军,军长夏云杰,政治部主任张寿篯(即李兆麟)。早期有组织的东北抗日军便已初步形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沈阳历史抗日英雄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沈阳历史抗日英雄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九一八事变的人物及事件简单_1931年到1937年东北地区谁在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