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抗战历史有哪些?
1931年9月18日,日本炮轰沈阳北大营,“九一八事变”,日本的铁蹄踏入东北。1933年1月,关东军第十师团的园部支队沿中东铁路先后占领梨树镇、鸡宁、密山、虎林。鸡西陷入日本侵略者的黑暗统治,各地反日浪潮风起云涌。
蜿蜒的哈达河,承载着鸡西地区厚重的抗战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的鸡西人民高举民族抗战的旗帜,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在这片黑色的土地,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孕育了彪炳史册、光耀千秋的抗战精神。
成立抗日组织 抗日活动风起云涌
1933年3月16日,密山县委在哈达河成立了由党、团员和抗日积极分子组成,以反满抗日为宗旨的“密山抗日总会”,李成林任会长。总会机关设在哈达河沟里,抗日总会协助党推行武装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开展拥军支前活动,配合抗日武装打击日本侵略者,巩固和扩大抗日游击根据地斗争,掩护党组织和抚养抗联战士的子女。
黑龙江工业学院客座教授、鸡西市地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马光普告诉记者,哈达河是当时密山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是早期的“密山县委”所在地,“反日总会”在这里成立,“抗日游击队”在这里诞生,“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在这里改编组建。鸡西人民艺术剧院演拍的现代京剧《烽火搜救孤》就是根据密山反日会娄景玉,在“抗日同盟军第四军”转移后冒着生命危险,寄养八个遗孤的故事改编而成的。
1933年6月,李延禄按照吉东党组织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带领东北人民革命军来到密山的郝家屯(现在的鸡东卫国村)。1934年9月,共产国际代表团派杨松来到密山哈达河,召开吉东地区第一次县委扩大会议,宣布将密山游击队与东北人民革命军合并成立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李延禄任军长。
红灯记里的李玉和真有其人吗?
答案是有的,李玉和的人物原型是抗日战争期间,负责东北密山交通线的《红灯记》是根据电影《自有后来人》改编的,而自有后来人的作者沈默君和罗国士,当年在北大荒工作。联时候的事迹,很是感动,于是向工作单位申请,调查关于傅文沈的故事。
得到单位的审批后,沈默君和罗国士在当地展开调查,以傅文沈的故事为主线,搜集了...
红灯记真实历史?
《红灯记》是以1938年东北抗日联军北满部队进行西征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以中共北满省委地下交通员送密电码为线索,反映铁路工人一家三代人献身抗日斗争的文学作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缩影。
剧中提到的“北满”指的是东北的北满;故事发生地“龙潭车站”就是北黑铁路线上的龙镇火车站,当时龙镇是哈尔滨至黑河铁路线上的重镇;剧中指的“北山游击队”正是指当时活动在五大连池市朝阳山根据地的抗联游击队,当时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就在朝阳山;“八道街”指的是按照八卦方位布局建设的龙镇老街“八卦街”。
2012年,龙镇农场与五大连池龙镇政府合作,以红灯记故事原型地为核心,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场镇共同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红灯记主题文化广场,重现剧中龙潭火车站、《红灯记》主题雕塑。
京剧《红灯记》的故事取材于电影《自有后来人》,它的原创作者是黄泳江。《自有后来人》是一部以东北抗日联军为背景、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电影,故事的发生地点在虎林铁路上的“辉崔”小站(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龙镇境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密山的抗日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密山的抗日历史人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