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讲话重点内容?

一、庄严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这里,我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

1.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个句子并没有使用说明方法,而是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用来表示为了抵抗或破坏敌人的攻击或侵袭。它是一种军事用语,用来形容一种坚决的战斗姿态,表示要彻底打垮敌人。

如果需要用说明方法来描述这个句子,可以将其解释为“一个表示目的的动词短语‘为了’和动词‘粉碎’一起构成了一个动宾短语,表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这个目的是粉碎敌人的扫荡。”

1931至1932几次反围剿作战?

1、第一次反“围剿”

1930年12月,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围攻。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诱敌深入,5天内连打两个胜仗,歼敌一个半师,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是红军由游击战向游击性运动战实行战略转变的第一个大战役。

此役,红一方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在中央根据地人民的支援下,共歼敌一个师部又三个多旅约1.5万人,缴获各种枪支1.2万余支,取得了反“围剿”作战的重要经验,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并为粉碎敌人的下次“围剿”创造了有利条件。

2、第二次反“围剿”

蒋介石在对红一方面军所在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失败后,于1931年4月发动的第二次“围剿”。

4月1日,+++军分四路开始向中央根据地大举进攻,至4月23日,先后进至江背洞、龙冈头、富田、水南、严坊、招携、广昌等地。

与此同时,红军主力秘密转移到龙冈、上固、东固地区,为待机歼敌、迫敌而在东固地区待命达25天。5月13日,+++军王金钰所部第28师和第47师一个旅,开始由富田向东固前进。

5月16日至17日,红军在中洞、九寸岭地区包围歼灭敌第28师和第47师一个旅的大部。接着向东横扫,于5月19日在白沙歼敌第43师大部和第47师一个旅的残部,余敌逃向永丰。

5月22日在中村歼灭前来西援的敌第27师近一个旅;5月27日攻克广昌,歼敌第5师一部,第5师师长胡祖玉受重伤毙命;5月31日突袭建宁,歼敌第56师三个多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中国历史上坚决粉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中国历史上坚决粉碎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新中国历史上坚决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