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空航天发展史是什麽样的?

航天技术(space technology) 又称空间技术。是一项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是一个国家现代技术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军事航天技术,是把航天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为军事目的进入太空和开发利用太空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中国航天史是从一九五六年二月开始的,当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航空工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创业的开始。中国航天发展有四大里程碑[1] :(1)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明朝的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

他最先开始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的行为却鼓舞和震撼了人们的内心。促使人们更努力的去钻研。(2)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1970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 号”成功升空!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第二个里程碑。(3) 载人航天2003 年10 月15 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表明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4)升空探测-嫦娥奔月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随着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顺利完成了一期工程。此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相继发射,并成功对接。青铜时代★里程碑之一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中国“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白银时代杨利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内★里程碑之二1987年8月,中国返回式卫星为法国搭载试验装置。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三个历程?

第一阶段的载人航天飞行主要是单船的飞行试验。神州五号只搭载一名航天员,飞行时长只有21小时28分钟,主要的试验就是载人航天飞船的基本设计,其目的只需达到发射入轨、在轨飞行、成功回收几个关键任务,所以无需太多航天员和太长的时间。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三个历程,中国历史上航空工业 - 华夏历史

航天英雄杨利伟

2005年10月12号发射的神州六号,搭载了两位航天员,在轨时间4天19小时32分钟,试验任务主要是多人多天在轨飞行。2008年9月25日发射的神州七号飞船,实现了满员载人航天飞行。其搭载了三位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间2天20小时30分钟。期间,神州七号的宇航员完成了中国首次太空行走,航天员翟志刚穿着舱外航天服,离开神州七号飞船轨道舱,实现了中国人太空漫步的梦想。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三个历程,中国历史上航空工业 - 华夏历史

中国首次太空行走

至此,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第一阶段告一段落,第一阶段的试验工作主要是航天器整体设计和航天员在轨飞行的技能。在取得了大量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神州五号发射时临近空间的共振,比如磕破杨利伟嘴唇的话筒设计,再比如神州七号太空行走阶段时轨道舱火灾报警器的误报。这里特别要提一下中国航天员的大无畏精神,当太空行走时值守航天员报告“仪表显示,轨道舱火灾”时,舱外的航天员回答道:“不管了,真有火灾也来不及了,我们继续!”,当这句话通过电视画面传到正在收看直播的千万百姓耳中时,所有人无不对中国航天员勇敢、冷静、无所畏惧的精神肃然起敬!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三个历程,中国历史上航空工业 - 华夏历史

中国首次太空行走

在充分吸取经验教训,并对神州飞船进行了大量改进提高后,2011年中国载人航天开启了第二阶段太空飞行。第二阶段开始,不再是单艘载人飞船的太空飞行,而是由神州飞船和天宫实验空间站共同展开。这一阶段的任务从载人飞船的基础设计,转向应用设计,实现了在轨交会、对接、分离,组合体共同在轨飞行,并开始开展大量使用太空科学实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上航空工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上航空工业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三个历程,中国历史上航空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