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贬谪广东的官员?
有宋一代,被贬官流放者数量极多。据有关学者统计,史料记载被流放到岭南且有名有姓的官员,至少有491人,其中不乏宰相、执政之类的++,他们被流放的原因不一,有的是触犯刑律,有的是惹怒皇帝,有的是党争失败,其中比较著名的高级官员有:
卢多逊,河南沁阳人,太祖年间任参知政事,太宗时官至宰相,因陷入秦王赵廷美谋反案,被贬崖州(今属海南),病逝于贬所。
胡旦,山东惠民人,太宗年间任知制诰,因卷入王继恩等人谋立皇帝案,触怒继位的宋真宗,被贬浔州(今属广西)。
寇准,陕西渭南人,太宗年间任参知政事,真宗时官至宰相,因陷入天禧政争和谋划太子监国一案,被贬雷州(今属广东),病逝于贬所。
丁谓,江苏苏州人,真宗时官至宰相,因擅权独断,被贬崖州(今属海南)。
位于海南的卢多逊纪念馆
从宋哲宗新旧党争激化开始,北宋贬谪官员进入一个高峰,无论新党执政还是旧党得意,被贬官员几乎都被贬往岭南一带,其中新党骨干、宰相蔡确被贬岭南,是宋朝第一个未触犯刑法而被贬到岭南的高级官员,正式开启了岭南作为流放官员“热门目的地”的经历。
蔡确,福建泉州人,宋神宗、哲宗年间宰相,新党(变法派)骨干,哲宗元祐年间,旧党(保守派)打击新党,蔡确被贬地方,后又因“车盖亭诗案”被诬陷,贬新州(今属广东),病逝于贬所。
章惇,福建南平人,宋神宗、哲宗年间宰相,新党(变法派)骨干,哲宗元祐年间被贬岭南;宋徽宗时,再度被贬雷州(今属广东)。
宋哲宗亲政后,新党执政,大肆打击报复旧党,元祐年间的元老重臣几乎都被贬到岭南:
苏轼一生被贬到哪3个地方?
苏轼一生被贬到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地方!
1、苏轼因“乌台诗案”,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
2、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称制,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宁远军副节度使,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
3、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新党再度执政,第二年六月,贬为宁远军副节度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
苏轼被贬的第一站是黄州即现在的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
苏轼被贬的第二站是惠州也就是地现在的广东,南方气候比较温暖而且一年到头甜瓜、香果不断。苏轼也特别喜欢吃甜食比如像荔枝、龙眼、柑橘、杨梅等等,所以苏轼在被贬为惠州之后还是比较开心的一次。
苏轼被贬的第三站就是儋州即现在的海南岛,儋州是苏轼生命中最艰难的岁月。那个时候海南岛还是一个荒芜之地,是朝廷流放那些严重、死不回改的重犯的首选场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被贬重新启用的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被贬重新启用的历史人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