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12个节气的由来和习俗?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所处位置划定的,属于阳历的范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360度,以春分时为0度,清明时为15度,以后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其日期在阳历中是基本固定的。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 、气候 现象、气候变化三种,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立春: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便是立春。立春曾经在中国古代是重大节日。我国古时候历朝历代这一天要举行迎春仪式,围绕立春举行的民俗活动有“春娃”、“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

雨水:每年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是为雨水。到了雨水,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要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惊蛰: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即是惊蛰。平地一声春雷会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惊蛰之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蚁鼠和霉味。还有祭白虎、打小人的风俗,最普遍的习俗是吃生梨,据说在节令时刻吃能够去百病。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为春分。春分有吃春菜的习俗,逢春分那天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还有送“春牛”的习俗,春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

清明: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时为清明。清明节与除、盂、九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寒食、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求绍兴的民风民俗?

绍兴相关民俗:

1、大禹陵风筝节,时间:3月22日-4月15日,地点:会稽山;

2、会稽山樱花节,时间:3月25日至4月15日,地点:会稽山樱花林;

3、兰亭国际书法节,时间:每年农历3月初3到4月,地点:兰亭;

4、绍兴黄酒节,时间:每年10月;

5、公祭大禹,时间:清明节,地点:会稽山;

6、鲁迅故里过大年,时间:农历春节,地点:鲁迅故里风景区;

7、会稽美食嘉年华,时间:农历春节,地点:会稽山大禹陵景区;

8、吼山桃花节 ,时间:每年3—4月,地点:吼山;

9、柯岩香林桂花节,时间:金秋季节,地点:香林。绍兴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是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和生态旅游城市。民风民俗曲艺:越剧起源于绍兴。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社戏是流行于绍兴的传统民间娱乐风俗,是旧时绍兴城乡春秋两季祭祀社神所演的戏,用以酬神祈福。社戏源于该地农村春秋两季祭祀社神习俗。先时,春社为祈求五谷丰登,秋社为庆贺一年丰收,后发展为以演戏酬神祈福,进而沿习为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绍兴演社戏风俗,早在南宋即已盛行,到清末仍风行一时。

从古至今的习俗有哪些变化?

1、以前见到长辈要先行礼(磕头),现在因礼数怠慢,就只要问好就行了

2、在最初,中国人认为短衣窄袖的“夷服太觉不类”。但是,曾经崇尚宽袍大袖的国人很快就认识到西式服装简洁、灵活、方便的特点,就改装了。

3、以前妇女地位低下,要先让丈夫吃完饭才可以吃,而且不能入学,可现在男女平等

4、春秋时期,男子20加冠,女子16及笄,即可结婚,可现在要等到27、28时

婚礼前的礼仪

补充说明:

古代婚礼习俗

1.送聘礼:婚礼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亲的聘礼。广州的风俗是要送鸡(意味着有生气)、椰子(有爷有子,天伦之福)、礼饼(送给女方的亲戚),而且还要送礼金,意味着男方家有钱,会让女子嫁过去享福。

2.回礼:女方家也会接着回礼,礼物包括槟榔(意味着新郎)。

3.安床:在结婚前一晚上,女方会找一个有福气的男人(家庭美满,父母健在,有儿子)来安新房的新床,并且把花生、红枣、核桃等意味着早生贵子等好意头的食品放在床头。

4.嫁妆:新娘会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备的嫁妆装在一只红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带到婆家去。

5.上头:结婚前晚,会选择一个吉时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并且会通知男方在同一时间拜。

6.梳头:新娘会请一个有福气的长辈来给自己梳头。

7.吃汤圆:意味着可以圆满成婚,圆满幸福。

古代迎娶礼节

出发:由男方携带六或十二件礼品,鸣炮出发前往女家,将至女家时再鸣炮,女家亦鸣炮回应,表示准备妥当。

迎宾:媒人先下车,其余的人接着下车,新郎由女家幼辈请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春秋时期民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春秋时期民间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求绍兴的民风民俗,春秋时期民间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