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史料?
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primary source)以及第二手史料 (secondary source)。
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但二者的界限经常并不明确(例如史记就很难说是一手或二手史料)。
一般中文所称史料,主要是指第一手史料而言。
五大历史课题是什么?
1、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2、基于学科素养的《历史与社会》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践
3、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历史小论文实践研究
4、史料实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5、河北考古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研究
6、中学历史运用史料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策略研究
7、供给侧视域下县域历史教研创新策略研究
8、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学生历史情境构建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
9、初中历史教师应对中考材料解析题答题策略的研究
10、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规划的行动研究
11、智能手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式研究
12、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中育人功能的探究
13、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对外交流研究
14、近代江南地区疫病防控治理的历史经验研究
15、近代江苏与周边省(市)关系研究
16、新四军与战时江苏社会研究
17、江苏农村基层社会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
18、长江中下游江苏区域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研究
19、江南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研究
为什么先学中国历史再学世界历史?
人类文明史的历程可以分为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
纵向发展,即是按时间发展至今
横向发展,即是各大文明间的征服和融合。
中学历史将历史课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部分,主要侧重的便是文明的纵向发展。
同时,由于我国历史悠久,又有记载历史的传统,要论史料的详尽,我国古代的史书浩如烟海,没有一个国家能与中国相提并论,从这一点来看中国历史单列是很有必要的。
但中国史与外国史分开后便会有一个问题,比如汉朝时期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各大文明又处于什么阶段?这样的横向对比便成为一个难点。
分开讲授中国史和外国史之后,如何才能将二者结合起来才是是否真正理清世界历史发展脉络的关键。
所以一部真正的世界史必然要将中国放在其中,唯有如此才能看清各大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所处的位置和来龙去脉。
比如大学的历史教材便已经将中国历史和外国历史放在一起了
什么是史料解读?
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primary source)以及第二手史料(secondary source)。
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但二者的界限经常并不明确(例如史记就很难说是一手或二手史料)。
一般中文所称史料,主要是指第一手史料而言。
史料类型分为哪几种?
史料的类型有:
1.
文献史料: 距离要研究的时代较近的人所写的史书。 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
2.
实物史料: 各类遗物、遗址和绘画等。 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
3.
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 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世界历史史料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世界历史史料学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