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美育价值观?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狭义的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其一般的定义是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广义的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
美育定义由狭义而广义的过程中夹杂的另一个维度的变化就是:由形式美育走向了实质美育。所谓“形式美育”指的是以培养对象的审美素养(如审美观、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而“实质美育”则以上述目标为手段,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人生的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已成为现代美育的核心。这样,美育概念就应在从狭义走向广义的同时,也实现由形式向实质的革命。
中国近代史有影响的两位教育家?
蔡元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为: (1)提出了著名的自由主义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认为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在“共和精神”的指导下,接受五个方面的教育: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才能完成,(2)主张 “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3)强调发展个性,崇尚自然。为使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强调要有“自动”、“自学”、“自助” 的精神,防止“注入式”的教学方法。(4)重视劳动教育、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还支持“勤工俭学”和“工学互助”活动。其著作辑有《蔡元培全集》。
陶行知,中国近代教育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著名口号,被毛泽东和宋庆龄等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万世师表”。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最可贵的是,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又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践行平民教育,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其精神为人所同钦,世所共仰。
以美育代宗教来历?
以美育代宗教说是1917年蔡元培撰写的,在北京神州学会上的演讲辞,详细分析宗教的起源和作用。谓“宗教之原始,不外因吾人精神之作用而构成。吾人精神上之作用,普通分为三种:
一曰知识;
二曰意志;
三曰感情”。
1912年时任教育总长的教育家是?
1912年,蔡元培时任教育总长,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体系。
五育包括:
(1)军国民教育,要的目的是强体;(2)实利主义教育,即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教育能够发挥提高国家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次目标是达到富国的目的;
(3)公民道德教育,主要的内容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在批判的基础上,把西方的这些思想和中国传统的道德和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国民的道德感;
(4)世界观教育,被蔡元培作为教的最高境界,目的在于培养人们一种既立足于现象又超越现实世界的观念和精神;
(5)美育教育,美育与世界观的教育有密切的联系,美感教育是世界观教育的主要途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育精神的历史人物例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育精神的历史人物例子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