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冬至有哪些习俗,闽南人吃汤圆拜床母趣多多?
对于泉州人,元宵节恐怕是一年之中最热闹的节日了。闹元宵的习俗直到今日还深植于人们的生活习惯中。只有闹过了元宵,吃了元宵丸,才算是完完整整地过了年。在许多传统节日习俗逐渐消退的现今,泉州人的元宵夜,依然精彩异常——赏花灯,看大戏,踩街,游灯,烟花,举城同庆,共享欢乐。
闽南地区的风俗?
1、筅尘日
即年终大扫除。人们为了迎接新年,用嫩竹枝叶、榕树枝叶,或用稻草、甘蔗叶等扎成长长的掸子,用来清扫屋角梁上的灰尘蛛网,同时也用“桌布巾”来清洗各种农具、物品。“筅尘”的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清洁干净,以便能清清爽爽过个年,同时也是为了驱除病疫,扫除瘟物,祈求来年平安。
2、蒸碗糕
“筅尘”节之后,在闽南一带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晋江、石狮等沿海一带,为过好春节,还要蒸“碗糕”,这“碗糕”也称为“发糕”。在闽南语里,年糕是越“发”越好,因为“发”就是发财、发达的意思。
蒸“碗糕”得先“发酵”,所以“碗糕”寓意着能够发达发财、发家致富。而且,米粉发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顶部就会裂开,寓意为“笑口常开”,象征全家幸福安康、欢欢喜喜。“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
3、贴春联
除夕,人们将家里所有门上的旧春联和福字取下,再贴上崭新的春联。而贴春联在有些地区一般是由家里的男子来贴。如此一来,家里变得崭新喜气了起来。
闽南立春习俗?
闽南:“咬春”迎菜头
明《酌中志》:“立春之时,无贵贱嚼罗卜,曰‘咬春’。”闽南有“咬春”的习俗,立春时节讲究“啃甘蔗、咬白萝卜”,因为这个时节的甘蔗正甜,由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圆圆满满”取吉利的意思;而萝卜在闽南又称“菜头”,有讨彩头的寓意。
闽南腊月习俗?
在福建闽南每年腊月都有“送神”的习俗,“送神”之日有“官三、民四”的说法,故闽南民间“送神”有选择在腊月廿三日,也有选择在腊月廿四日的。
据传民间神祗每年年终都要到天庭向玉帝禀报人间的凶吉祸福。
因此,神明要上天庭,家家户户备上金桔敬品(五牲、五果)为之送行,以祈“上天奏好事,下地报福音”
闽南人家细心地准备糕点、祭灶、除尘、贴对联......带着喜悦开启忙碌的腊月,期待着在外奔波劳碌的家人,回家一起过个团圆年,这或许是一种闽南人节日情结的沿袭吧。
闽南的风俗?
筅尘日 即年终大扫除。人们为了迎接新年,用嫩竹枝叶、榕树枝叶,或用稻草、甘蔗叶等扎成长长的掸子,用来清扫屋角梁上的灰尘蛛网,同时也用“桌布巾”来清洗各种农具、物品。“筅尘”的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清洁干净
蒸碗糕 “筅尘”节之后,在闽南一带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晋江、石狮等沿海一带,为过好春节,还要蒸“碗糕”,这“碗糕”也称为“发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泉州闽南有什么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泉州闽南有什么习俗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