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张旭教授怎么样?
张旭
(四川大学教授)
男,四川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968年11月生于四川平昌。
1989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
1989年7月至1993年9月在达县师范专科学校任教。
1993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作研究生,硕博连读,于1999年1月获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博士学位。
1998年12月至2000年5月在四川大学数学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出站后留四川大学任教至今。
张旭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学控制论,及相关的偏微分方程与随机分析。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先后担任7种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副主编或主编,并应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报告。
三位现代历史学家?
中国近代四大史学家氏陈垣、钱穆、吕思勉、陈寅恪。
1、陈寅恪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2、钱穆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 。江苏无锡人,吴越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 。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1949年南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
川大毛克宁教授介绍?
川大毛克宁是四川大学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教授,四川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西部经济论坛理事,联合国城市金融联盟专家研究员。四川大学经济学教授、换商书院副院长毛克宁参加过很多经济论坛,生动诙谐的方式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走向,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历程。
四川地区原始人类是什么人?巫山人、资阳人、元谋人、山顶洞人。谢谢哈?
资阳人。资阳人”头骨化石发现于1951年3月。当时在修建成渝铁路时,重庆大学张圣奘教授在四川资阳九曲河发现了这个远古人类头骨化石。经过长达6年的研究,该化石被认定为35000多年前的女性头骨化石,是目前已知的四川人最早的祖先。
古代治水名人哪三人?
中国治水名人
1.禹(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是中国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领袖人
物。他改以前边单纯用堵的办法为疏导的办法,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
精神,至今为人所传颂。他的治水思想至今仍值得借鉴。
2.孙叔敖(公元前770-前476年) 楚国期思(今河南淮滨期期思)人,当时的政治家、军事
家和水利家。公元前605年,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因该
灌区的两条引水河总长为100余里,公元前598-前591领导修建了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
程,以称安丰塘,其周长120许里,灌田万顷,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着灌溉效益。
3.西门豹 河北人,战国时期魏国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水利家。魏文侯时曾任邺
令,主持修筑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在漳河上建无坝取水枢纽和12座低溢流堰,引出12条灌渠,
既减少了河水泛滥之祸,又肥沃了土壤。引漳十二渠经人们的不断整治,灌溉效益一直延续到唐
代至德年间(756-758年),有1000多年。西门豹死后,邺地百姓在他治水的地方兴建了西门豹
大夫庙,宋、明、清三朝还为他树立了碑碣。直到现在,河北临漳地区还有一条渠道叫西门子
渠。
4.李冰,秦昭王灭周后(公元前256-前251),任蜀守,领导兴修了一批水利工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都
江堰工程。都江堰工程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灌溉效益。为纪念李冰,早在唐代就兴建了李冰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四川教授解说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四川教授解说历史人物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