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1945年主要的历史事件简写?
1、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
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2、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
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计划。
3、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
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该战是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所部,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临危出征,与日本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战胜利。
商务谈判前需要准备些什么?
商务谈判前需要准备:
1.收集信息、提供资料、参与拟订谈判计划和设计谈判方案。在谈判前尽可能充分了解己方尤其是对方的实力,目标意图和双方退让的幅度,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我们才能胸有成竹地独自或陪同上司坐在谈判桌前,与对方就共同感兴趣的事情讨价还价。 因此,收集谈判双方的信息资料,整理后提供给上司是秘书的主要工作,尤其是对方的真实情况,譬如,对方的法人资格、资信状况、法定地址、本人身份和经营范围以及企业现状,对这些基本情况事先应予审核或取得旁证。如果对方是外商,这时信息资料最好由我国驻外商业机构和可靠的外国商社或外国朋友提供,也可由外商提供,不过要判断其是否可靠。 还有谈判对方负责人的个人情况,如年龄、学历、资历、个性、爱好、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 商务谈判的成败,谈判者地位的强弱,往往取决于其中一方对信息资料的掌握程度。掌握信息资料越多,在谈判中越容易驾驭谈判的进程。通过这些了解和分析,对双方在谈判中所处的地位,各自最大的需求和让步的范围、幅度、谈判的时限等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样,在谈判中就能做到审时度势、进退自如。 拟定谈判方案。
2.企业秘书要协助上司拟定谈判方案,并做预演,以保证谈判有条不紊地进行。
一是确定谈判班子。 选择适当的成员组成谈判班子,是谈判能否成功的关键。谈判班子一般以三四人为宜,上司领军,他既是导演又是主演。其他助手包括秘书则是配角,以各自的专业经验协助上司谈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谈判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谈判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