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几个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
一、屈原:纵身一跃,千年一叹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
苏武:贝加尔湖牧羊十九载
苏武牧羊的故事从古至今广为流传,苏武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不畏强权,仍然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二、苏武,西汉大臣,代郡太守苏建之子。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团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匈奴。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苏武始终不从;于是单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
在国家民族危亡紧急时刻,文天祥无时无刻不把国家民族利益看作最高的利益,对投降派和奸佞之徒从不留情。1278年,文天祥五坡岭被俘后,留梦炎一帮降贼都曾硬着头皮来劝降,文天祥一律给以痛斥,就连先已投敌的宋恭帝前来劝降,他也置之不理。文天祥明确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他并不对帝王愚忠,而只无条件地忠于国家和民族。
文天祥舍身取义的精神让我们得到了哪些感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耳熟能详的经典爱国名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爱国仁人志士投身报国。其实,这句诗的作者文天祥也是一位碧血丹心的伟大人物,他一生曲折坎坷,为国为民,多半时间是在悲愤痛楚中度过的。 文天祥从小饱览群书,还练习武艺,是个文武双全的有志少年。二十岁时,他受到命运女神的青睐,中得状元。不幸的是,文天祥的父亲在他中得状元后的第四天病故,为此,他不得不回家守孝三年。守孝期满后,文天祥来到朝廷做官,由于当时奸臣当道,他报国无门,竟先后三次被罢官。虽历经磨难,可文天祥的报国之心始终未曾动摇。 当时,南宋朝廷内忧外患,蒙古人入侵南宋,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兵买马,组织起一支三万人的军队保卫京师。在国家岌岌可危之时,文天祥坚决反对投降,并自愿冒被杀头的危险去敌营里谈判议和。在敌营里,文天祥义正词严地谴责蒙古人的侵略行为,怒斥敌方统帅,坚持平等谈判,他一身正气,结果却被无理的敌人扣留下来,受尽了折磨。 后来,文天祥借一个机会逃了出来,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回到了祖国。他回来后,甚至没有顾得上养伤休整,而是继续带兵抗敌,不久,文天祥的队伍被蒙古军包围,由于寡不敌众,文天祥不幸被俘。敌人劝他投降,并许以++厚禄,被他断然拒绝了。敌人将文天祥压到船上,经过零丁洋时,文天祥悲愤万分,写下了著名的《过零丁洋》,表达了自己对国破家亡的愤慨和视死如归、决不投降的决心。 文天祥被押解到刑场时,大义凛然地问监斩官哪边是南,然后他跪向南方,从容就义,死时只有四十七岁。文天祥多么伟大,临死之前也不忘对着祖国的方向行最后一礼,他的一生都是为了国家而活着,他是真正的民族英雄,他的忠心和热血将永远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我敬佩文天祥,“人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每当读到这令人荡气回肠、热血澎湃的诗句时,我的心中总是波澜起伏,文天祥和他的诗句一样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激励着我,从小胸怀抱负,长大报效祖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人物文天祥怎么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人物文天祥怎么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