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的主要人物是谁?
一、三顾茅庐主要人物是刘备和诸葛亮。
二、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今襄阳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
三、主人公
1、刘备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
2、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称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
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阳邓县隆中“躬耕陇亩”。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文学题——我国古代建安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是谁?
我认为建安文学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是曹操。
曹操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在以曹操为首的建安文学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曹操的诗歌独占鳌头。
在世流传的曹操的诗歌有20多篇,都是乐府诗体。主要内容:一是表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抱负,比如《龟虽寿》《短歌行》;一是歌咏祖国壮丽河山,如《观沧海》;一是表现老百姓的疾苦,如《蒿里行》《苦寒行》等。
曹操的这二十几首诗歌,是建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曹操的诗歌表现出建安文学独特的风格:反映社会现实,直抒胸臆,气魄雄伟,慷慨悲凉,质朴刚健。历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这是中国文人创作诗歌的第一个高峰。
建安文学是曹操率先开创和倡导起来的。当时,儒家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骈文体盛行,但是对于强烈表现人的情感,和理想抱负具有极大束缚作用。曹操率先打破了骈文的限制,采用通俗易懂的乐府诗体创作诗歌,表现现实和抒发个人的强烈情感。
因为曹操的声望,自己曹操独特的艺术眼光,追随他的人很多,北方许多文人积极响应。最有名的就是建安七子,以及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这些人的创作风格接近,因此形成了一个没有组织的文学群体,历史上称之为建安文学。
因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制定了“外治武功,内修文学”的策略,使得建安文学一度兴盛繁荣起来。应当说建安文学留下了独特的文学遗产,是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光辉一页,对于后来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伟什么什么业四字成语?
“伟什么什么业”是一个形容人物或事物的成语,通常用来赞扬那些有伟大成就的人或事物。其中,“伟”是指伟大、卓越、杰出的意思,“什么什么业”则根据上下文来决定具体指什么样的事业或行业。
例如,“伟大的建筑业”指的是那些建造了高楼大厦、桥梁、地铁等重要建筑物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伟大的文艺业”则指那些创作出优秀文学、音乐、电影等作品的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
总之,无论是哪个行业或事业,只有在这个领域有着出色的贡献和成就,才能被称为“伟什么什么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丰功伟业的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丰功伟业的历史人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