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黔江古名叫啥?

朝 代 建置名称 隶属关系 县 治

东 汉 丹兴县 巴东属国 楠木坪

三国蜀汉 丹兴县 涪陵郡 楠木坪

晋 “没于蛮僚”

宋、齐 “没于蛮僚”

梁 “没于蛮僚”

魏、周 “没于蛮僚” 奉州、黔州

隋 石城县庸州 巴东郡 县坝乡县坝村

唐 五 代 黔江县 黔州 联合镇

宋 黔江县 黔州、绍庆府 联合镇

元 黔江县 绍庆府 联合镇

明 黔江县 重庆府 联合镇

清 黔彭万、黔江县 重庆府、酉阳州 三屯乡

民 国 黔江县 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三多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 黔江县 酉阳专区 联合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 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涪陵专区 联合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 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黔江地区 联合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川省黔江地区 四川省 联合镇西山北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 黔江开发区 重庆市 联合镇西山北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 黔江区 重庆市 城西办事处

重庆黔江的古名叫做“瞿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古代属于巴国和夔国的疆域,是南方的重要商贸集散地。在唐代,瞿昙曾经是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交流中心,也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要道之一。现在,瞿昙古镇已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游玩。

隋朝时候的黔江不叫黔江,叫石城县,隶属于巴东郡。县城在现在周白的县坝,也就是马上要恢复的周白石城古城的地方。那里靠阿蓬江,是盐等集散地,交通方便,是属于当时富饶的一个地方。

在唐五代的时候,黔江要迁移到现在的联合镇(城东)来。不知道是不是想靠近乌江有关,还是土司内乱?

当时取名字,因为当时乌江就叫黔江,所以黔江当时就索性取名叫黔江了

黔江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市?

黔江是2000年成立的市。

黔江区隶属于重庆市。1949年11月25日,成立黔江县人民政府,隶属川东行政专区。1950年1月23日,置酉阳专区,黔江属之。1952年9月,酉阳专区并入涪陵专区,黔江随之属涪陵专区。

1983年11月,撤销黔江县,建立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8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四川省黔江地区。1998年,改置重庆市黔江开发区。

2000年6月,撤销重庆市黔江开发区、黔江自治县,设立重庆市黔江区。

我是黔江人,黔江区,现在下面只有那些乡镇街道。其他几个县以前属于黔江地区,直辖之后,成立了黔江区,不再辖管其他几个县了。现在黔江区就相当于一个地级市那种,但是管不到周边几个县了。

重庆土家族有哪几个地方?

土家族主要集中居住在重庆市黔江区,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

知识扩展。

土家族是中国古代巴人的后裔,由于大山阻隔,这里不象别的民族那样保留原始,她已经于汉族融合,但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土家风俗。他们奉祭白虎、住吊脚楼、喝油茶汤,唱土家山歌、跳摆手舞,哭嫁、跳丧等。在这里各民族的文化异彩纷呈,具有纯厚古朴的民风民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

黔江特色?

特色风俗有赶场、哭嫁、打糍粑、跳摆手舞、上坟和对山歌。

赶场,又叫赶集,是黔江一种特色民族风俗。赶场通常是村镇周围的人们在约定的每周某日进行集体货品、蔬菜买卖的交易活动。在赶场日,人们在选购生活必需品的同时也会买些特色农村食品。在黔江,赶场日是每隔4天举行一次。

哭嫁

哭嫁是土家族特有的一种婚庆形式。目前黔江周边的乡村里存有此风俗。作为哭嫁的主体,新娘在出嫁的早上会跪别父母,唱哭嫁歌,唱得越动听,越感人说明这新娘越伶俐,是持家顾丈夫的好媳妇。

打糍粑

糍粑是有糯米组成的食物。主要是在重阳节的时候,作为节日食品供客人品尝。打糍粑是黔江人在喜庆日子里开展的一项民间风俗活动。

跳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传统民俗舞蹈,主要流传在渝东南和湘西片区。黔江作为土家族摆手舞的继承地,每年都会举办大型的摆手舞比赛,吸引大批市民围观。

上坟

上坟,又称扫墓,是一种祭祀死者的传统活动。在黔江,上坟日期主要定在清明节扫墓日、春节和死者忌日。

对山歌

对山歌是土家族的有一项有意思的男女沟通形式。在黔江,对山歌分为土家语山歌和汉语山歌两种,其中,土家语山歌比较地道,汉语山歌比较通俗易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重庆黔江土家族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重庆黔江土家族历史文化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重庆黔江古名叫啥_黔江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