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画起源古代,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是一个意思。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陶器分黑陶、白陶和彩陶。
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
上自先秦时代,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
王羲之代表作品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柳公权的多宝塔碑,郑板桥的竹子,书法作品能提高个人素质培养有一定的耐性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觉悟,要严格按照传统格式书写书法作品,所谓的书画之事犹如卖油唯手熟尔。
中国古代世观变化对绘画创作的影响?
中国古代世观变化对绘画创作有极大的影响
中国画的发展演变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每一次的兴衰变革都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契机密切相关。
自秦开始
秦统一六国,统一文字以及毛笔的发明。
汉代古老的绘画形式被流传,设有画官,为中国画早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画创作群体文化素质高,融入儒家、道家思想,并将其提升到理论高度。
隋唐独立中国画的形成,诗歌与绢绘画载体的出现。两晋陶渊明、竹林七贤、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等大批的山水诗人因连年战争逃避山林,借大自然的纯净来抒发自己心中的精神情操,这是中国画独立出来的时代大背景。隋唐之后,王维、孟浩然等人推动着中国画朝着“诗入画”的方向进行发展。
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使宋山水长足发展提供了契机。五代,两宋时期,从事中国画创作的都是文化人,即使少数的工匠身份虽具备很高的学问,但也都是很有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底(阎立本)。两宋由于皇帝爱好书画,画家地位也明显提高,如李唐、郭熙、米芾。此时还设有画院,中国画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且在画论上也进一步完备,为以后的中国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苏东坡、米芾等文人士大夫的介入,提出了重意不重形的绘画理论,以书入画不重视刻画的艺术情操使得中国画具有了很高的文人情怀和气息。这也为文人画的兴起起到了理论铺垫。
元代中国画的承接断裂为传统中国画带来改变自身原有性质的契机。由于战乱,导致宋元中国画的承接受到极大影响。元初,赵孟頫提出复古思潮,但由于元人无法真传于宋人,只能摹写其外表形体,这时的钱选,黄公望,倪云林,王蒙,吴镇学古而不拟古,在古意的基础上注入新鲜的养分,使中国画重写意转向内心世界的精神描摹表露。
中国国学的历史发展顺序?
国学的范畴是很大的,经史子集构成了国学,历史和经、子是并列的,没有先后学习之分的。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和中国书画的发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和中国书画的发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