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时期两位书法家是谁?
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他们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都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解答 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他们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都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西晋设书博士,教学生书法,以锺、胡书法作为标准.
倡导师法 古人强调书法同年的元代画家是谁?
赵孟頫(音fǔ)(1254—1322年),元代画家、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宋宗室,14岁时以父荫补真州司户参军,入元出仕,历任翰林侍读学士、荣禄大夫等职,卒赠魏国公,谥文敏。他对诗文音律无所不通,书画造诣极为精深,“元之冠冕”。其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书法钟繇、“二王”、李邕、宋高宗赵构以及历代诸家,篆、隶、真、草各臻神妙。
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
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的元代画家是赵孟頫。 赵孟頫,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个人成就: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
三国时期书法家的故事有哪些?
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卒于魏明帝太和四年。钟繇出身于东汉望族,祖先数世均以德行著称。但他是个孤儿,父亲很早就去世了,由族叔抚养,供其读书,钟繇天资过人,德行也很好,长大后,被颍川太守举荐为孝廉,做了尚书郎,并任阳陵县令等职。
这一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当时的书法领军人物、“魏晋风韵”的奠基者,便是北碑南帖之共同鼻祖的楷书创造者钟繇。
钟繇的主业不是书法,而是为官,他的官做得很好。他在政治和军事上也颇有建树,可谓曹操的“福将”。献帝时,钟繇官居黄门侍郎,在汉献帝被董卓旧臣劫持前往灵宝时,他与尚书郎韩斌趁乱将献帝救出长安,送往洛阳,其间遇曹操从山东来保驾,后来曹操得以“奉天子以令不臣”,钟繇受到重用。在官渡之战的危急时刻,钟又为曹操送去良马两千余匹,助曹取胜。钟繇还指挥过两次大仗,其中一次是对阵匈奴单于,在复杂的情况下,都依靠策略取得了胜利。
书法史一般认为是楷书的发明者?
纵观中国书法史,一般认为,钟繇是楷书的发明者者。
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三国时魏国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因为他做过太傅,世人又称他为“钟太傅”。
钟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据考,钟繇结合当时民间的写法和章草的快速笔法,在隶书端庄优美的基础上,统一了隶书所有的横;用竖直工整的撇、捺代替了曲圆、拓展的隶书撇、捺;并加强了钩势等等,保持了字的端庄性,和书写的快速性等等。由于它形体方正,横笔竖直,规规矩矩,所以被叫做“楷书”(当时叫“楷隶”)。
当然,楷书作为一种字体的出现和发展有一个系统的历史演进过程,历经数百年才趋于成熟。从历史的演进过程来看,楷书萌芽于秦汉,发展于魏晋六朝,成熟于唐代。在这个过程中,钟繇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曹魏时期书法的历史人物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曹魏时期书法的历史人物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