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评价曾国藩的历史地位?

从两个方面来谈。

首先是官方层面。这个已经有了定论,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一个55开的定位。用比较学术的话讲就是,既肯定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当中所做出的贡献,同时对他镇压农民起义,屠杀普通民众进行批判。

这个结论从整体上看还是目前最为客观公正的。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对曾国藩的评价相对负面,但90年代以后,史学界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对于很多近代史人物的评价进行了调整,曾国藩的历史地位有所提高,但并没有上升为一个英雄形象。晚清中兴名臣当中,只有左宗棠一人因为收复新疆而获得了民族英雄的地位。

下面具体的谈一谈曾国藩的功过。曾国藩的功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稳定住了晚清的社会局势。这不仅对清政府很重要,对于晚清的民众来说同样是很重要的。太平天国运动本身是很复杂的,把它单纯的理解为一个促进社会发展的破坏性力量,并不符合历史。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东南地区造成的社会危害其实也是很巨大的。曾国藩稳定住了晚清东南地区的局势,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总体上还是一种巨大的贡献。

第二,曾国藩开启了洋务运动的大幕。虽然现在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有不同观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洋务运动对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有着重要影响。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就开始考虑兴办新式军事工业之后又开始考虑以民用工业来扶持军用工业的发展。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起点,在兴办洋务运动的过程当中,配套建设了一些学校,又构成了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源头,这是洋务运动最主要的历史贡献。

曾国藩在历史上的评价如何?

对曾国藩整体评价:

一、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论者普遍认为,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有的论者甚至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如果说,儒家文化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时期,并有与之相应的三个代表人物的话,那么早期为孔子,中期为朱熹,而末期就是曾国藩了。曾国藩确实继承了中国以儒学的纲常名教为核心的传统文化。

这次提交大会的许多都涉及这一点。曾国藩完全按照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之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恪守"三纲五常"之道,认为"君虽不仁,臣不可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他本身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执两用中","持盈保泰","刚柔相济","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其家训的"八本"、"八字"、"四条"、"四败"等等,均反映了曾国藩地道是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成。对于"三纲五常"的评论,论者之间是有分歧的。

有的论者视"三纲五常"为糟粕,甚至认为它是最不适应时代,最称糟粕者,有的论者则有异议,认为既然对中国传统文化要一分为二,为什么对这个传统文化的核心三纲五常就不能一分为二呢?能否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全是糟粕呢?只有非核心部分里才有一些精华呢?显然,不能如是说,如果这样说,岂不是从全体上否认了传统文化吗?

事实上,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把忠、孝、悌、仁、义、礼、智、信视为糟粕,或不讲,或不提倡,并没有给我们社会带来什么好处,反而深受其害。有的论者说,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为了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有的论者则说,曾国藩维护的首先就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是它的糟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曾国藩中国历史地位和贡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曾国藩中国历史地位和贡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如何全面评价曾国藩的历史地位 曾国藩中国历史地位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