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寿县古城的简单介绍?
- 2、寿县的由来?
寿县古城的简单介绍?
寿县古城位于中国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境内,距离淮南市中心约20公里。古城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之一,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寿县古城的城墙周长近10公里,高约12米,宽3-6米,全部用青石砌成。城内有四座城门,分别为东门、西门、南门和北门,其中东门和南门保存较为完整。古城内的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时期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如明代的寿州城墙、清代的文庙、城隍庙、古街巷等。
古城内的寿州城隍庙是寿县古城的重要景点之一,建于明朝,是一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古代建筑群。庙内供奉着城隍爷、关公、妈祖等神明,是寿县地区的信仰中心之一。此外,寿县古城内还有许多历史名人的故居和纪念馆,如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故居、清代书法家郑板桥的纪念馆等。
总之,寿县古城是一处集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是了解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和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
寿县古城面积3.65平方公里。是棋盘式布局的一座宋城,为国内保存较完整的七大古城之一。城墙略呈方形,墙最高处8.33米。夯土为墙,基础砌条石,外壁包砖,开四门,各有瓮城,有雉堞、马面、敌台、塔之附设。城内西北、东北各有一排水古涵洞;城外有护城河、石堤泊岸。寿县城东南外西岗和牛尾岗地区经过考古调查,确认为北宋寿县城的东、南城垣遗址。寿县古城墙是是中国宋代城市防御体系的重要标本,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学术价值,
寿县的由来?
寿县因古称寿春、寿阳、寿州而得名, 屡为州、府、道、郡等治所。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这是史书上最早出现“寿春”名称。以“寿”为专用名延续至今。秦置寿春县。东晋孝武帝时,因避帝后郑阿春讳,改寿春为寿阳。隋初,改称寿州,设总管府。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道府,改寿州为寿县,直隶于安徽省,“寿县”这一地名自此沿用至今。
扩展资料:
1、寿县,隶属于安徽省淮南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东邻长丰县,北与淮南市区、凤台县毗邻,西靠霍邱县,南与六安市、肥西县相连。介于东经116°27′-117°04′、北纬31°54′-32°40′之间,总面积为2986平方千米。
2、寿县别称寿州、寿春,是安徽省第一批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三个城市之一,历史上4次为都,10次为郡。是楚文化的故乡,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寿春楚文化博物馆珍藏国家一级文物160多件,二、三级文物2000多件。
3、截至2018年,寿县下辖22个镇、3个乡,另设有1个开发区、2个农场,年末常住人口105.4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8.6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5.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2.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0.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5.5:35.0:39.5,全年常住居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6943元(折合2560美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淮南市寿县历史文化介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淮南市寿县历史文化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