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太丰富了,随便截取一段,都是可歌可泣的。”你如何理解?

“中国的历史太丰富了,随便截取一段,都是可歌可泣的。”你如何理解 - 华夏历史

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华夏民族,一路走来,的确如题主所说。任何一步,都是可歌可泣的。

就这个问题,说一下曹魏末期的故事吧。

01

曹髦为帝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十六日,魏文帝曹丕病危。直到这时候,才想起来还没有立太子。曹丕急急忙忙正式确定了曹叡为太子,托孤于曹真、司马懿、陈群、曹休等人。

当初,曹丕由于厌恶曹叡喜欢女人的服饰,迟迟不愿意立他为太子。

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啦,是骡子是马都得上套啦。

此时,半死不活的状态,也就早把其父曹操的叮嘱送往西天啦。

曹操深知司马懿是鹰视狼顾之人,预言他将会干预曹丕的家事。

曹操以为司马懿比曹丕大八岁,曹丕应该能耗得过他;

曹丕也想不到这么快就走啦,还没来得及认真考虑这个事哪。

确定太子之后的第二天,曹丕就驾崩啦。时年四十岁。

恐怕也就没有人再那么惦记司马懿这档子事了吧。

曹叡继位前期,面对来自于蜀汉与东吴的攻伐,如履薄冰,兢兢业业,指挥曹真、司马懿等大将成功进行了阻击,稳固了曹魏江山。

但在后期,特别是在诸葛亮去世以后,曹叡感到压力减轻啦,就开始大造土木,贪图享受啦。

玩着玩着,就玩出毛病来啦。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初一,由于过年玩得太嗨,一下子躺倒起不来啦。

可能是估计够呛,想到还没有立太子,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国家不可一日无主,匆忙之中,就确立养子曹芳为皇太子。

到底是年轻,做事利索,当天曹叡就驾崩啦。

曹芳继位,年仅八岁。尊魏明帝曹叡的皇后郭氏为皇太后,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佐。

当时,曹叡病危,为了曹魏政权的稳固,就想起用叔父燕王曹宇为大将军为主,以夏侯献、曹爽、曹肇、秦朗等人为辅,借助于曹魏宗亲的力量,来共同辅佐将来的幼主曹芳。

由于主持内政机要的中书监刘放和中书令孙资,与夏侯献、曹肇等人有矛盾,担心他们主政后对自己不利,就极力阻止曹宇等人上台,并推举与自己关系比较好的曹爽做大将军,提议司马懿共同辅政。

曹叡同意了这个建议,但很快就变卦了。

他深知曹爽素无才学,行政软弱,容易被控制;而司马懿心机似海,阴险凶狠,刚烈暴戾。曹爽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将来必然被其挟制。

于是下诏停止再议此事,并再次征召曹宇辅政。

孙资、刘放获知曹叡变卦,立马进宫觐见明帝,并力主维持原议。

曹叡迷迷糊糊又同意啦。

孙、刘二人怕夜长梦多,就逼迫曹叡立刻下诏,宣告天下。

据说曹叡说太累啦,改日再说。但孙、刘不答应,当时就抓着曹叡的手,写成了诏书。

不仅罢免了曹宇等人的官职,而且将他们立即驱逐出宫。

曹芳被立为太子的当天,曹叡就驾崩啦,时年三十六岁。

不知道曹叡这些年,都忙活了些啥,连个健康的儿子也没有。是否与好女人服饰有关系呢?

这个需要考证。

养子曹芳继位,年仅八岁。

小皇帝从小就被收养在后宫,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到底是谁家的孩子。一心就知道玩耍,整天泡在宦官、女人堆里,跟一群小人亲近,在后园游乐宴饮。

大将军跟司马懿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专权跋扈,排挤打压司马懿。

司马懿装聋作哑,也就不管闲事啦。

正始八年(247年),大将军曹爽采用何晏、邓飏等人的计谋,软禁了郭太后,开始专权。

尚书何晏同时上疏劝谏曹芳,说:“玩耍不要紧,最好大臣们跟着,有啥事好商议。”

小皇帝怕大人们跟着,玩起来不爽,就不同意。

谏议大夫孔乂又上疏,说:“如今天下太平,陛下可以不必再到后园学习骑马,外出一定要乘坐辇车。”

曹芳也不听,我行我素。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曹芳离开洛阳去高平陵为魏明帝扫墓,曹爽兄弟及亲信全部陪同前往。

行将就木的司马懿一个鲤鱼打挺爬了起来,一声令下,三千死士云集京都,控制了洛阳。

司马懿上奏永宁太后,罢黜了曹爽兄弟们的官职,关闭了京都各个城门,逼迫曹爽等投降,之后又将曹爽等人全部夷灭三族,史称“高平陵事件”。

从此,曹魏军政大权全部落入司马氏之手。

司马懿死后,司马师把持朝政。

嘉平六年(254年)二月,中书令李丰和张皇后的父亲张辑等人图谋废掉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事情败露,被司马师灭族。

小皇帝曹芳因为这件事,整天的提心吊胆;司马师也担心后患无穷,干脆就把曹芳给废掉啦。

九月,司马师联合一帮大臣上奏郭太后,说:“曹芳年龄也不小啦,还不亲政,整天就知道跟后宫的优人、保林等女官淫乱作乐,废弃讲学,弃辱儒士,还殴打、烧伤进谏的大臣等等,请求废掉曹芳。“

太后没有办法,但看到小皇帝做的这些事,实在也不靠谱,就同意啦。

司马师废掉曹芳,打算推立彭城王曹据为帝,但郭太后不同意。

因郭太后执意要求,就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大魏皇帝。

整个过程,就是汉末时期刘家故事的翻版。

“中国的历史太丰富了,随便截取一段,都是可歌可泣的。”你如何理解 - 华夏历史

02

励精图治,誓做中兴之主

曹髦继位以后,经常在太极东堂与司马望、王沈、裴秀、钟会等人讲经宴筵;与崔赞、钟毓、虞松等诸位儒生讨论夏朝少康与汉高祖刘邦的高下。

诸位儒生认为:“评定德行少康更优秀,考核功绩还是汉高祖更胜一筹。少康处境较易,而汉高祖更难。”

曹髦说:“作为帝王,最上等的是立德,其次是立功;汉高祖功劳高,但比不上少康盛德普照。况且仁者一定有勇力,诛杀暴君必须动用武力,少康武功的辉煌,难道就不如汉高祖吗?”

曹髦继续说道:“夏代古书散佚,文字缺失,其丰功伟绩没有记载下来,只有伍员粗略陈述了大概的情况,他说恢复夏禹的功绩,不丧失旧物,效法祖先圣业,旧的好制度不废掉,不是有才有德的全才,谁能和他相提并论哪?假使三坟五典都流传下来,少康的行为详细记载下来,难道还会有异议吗?“

说到这里,大臣们都心服口服。

中书令虞松上前说:“您既然用心以古为鉴,贯通古今,又说出善言,赞扬凸显少康的杰出功绩,使他的光彩在历史长河中闪耀,应该记载下您的话成为文章,永远垂范后人。”

曹髦说:“我学识不广博,了解的浅薄狭隘,害怕说的不对;纵使有值得采纳的地方,仍不值得重视。如果加以记载,只怕在后世贤达中招来笑话,显出我的愚笨吧。”

因此,侍郎钟会退下后,才评定编次记载下来。

曹髦继位后,励精图治,推崇少康,立志做曹魏中兴之主。

但是,曹髦性情急躁,每有集会就希望群臣尽快到达。

因为司马望在宫外任职,就特地赐给他一辆追锋车和勇士五人,每当集会,就让他奔驰而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世界历史版图变化BGM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世界历史版图变化BGM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中国的历史太丰富了 随便截取一段 都是可歌可泣的_”你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