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赶鸭子上架当皇帝的有哪些?

要说赶鸭子上架当皇帝,被赶的最急,时机最凶险,皇帝做的最短的,当然是金兀术的重孙子——完颜承麟了,敌人已爬上了墙,他才被硬拉上皇帝宝座,随后便提着刀子和敌将血拼。

历史上被赶鸭子上架当皇帝的有哪些 - 华夏历史

1234年正月,一个魔性的年份,一个魔性的月份,上演着一个魔性的故事,宋朝和蒙古人联军猛攻金国最后的一片孤城——蔡州。

隆隆的炮声把金国皇帝完颜守绪吓得魂飞魄散,他想逃跑,但逃出去的可能微乎其微,联军把城围成了铁桶,完颜守绪在位十年贪图享乐,把自己养成肥猪一样,别说打仗,骑到马上能把马儿压趴下。这位年仅37岁的皇帝眼里充满绝望,但又不甘心金国丧在他手里,于是他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将皇位让给完颜承麟。

历史上被赶鸭子上架当皇帝的有哪些 - 华夏历史

完颜承麟大家可能没听说过,但他祖爷爷大家很熟,就是《岳飞传》中岳家军老对手——金兀术,历史上的名字叫完颜宗弼。完颜承麟是将门虎子,骁勇善战,才略过人。

历史上被赶鸭子上架当皇帝的有哪些 - 华夏历史

完颜守绪急着把皇位让给完颜承麟,既是为国家着想,也是为自己开脱。如果完颜承麟能凭借高超的武功冲出蔡州,那么金国就没有灭亡;如果战死在城里,那么载在青史上的亡国皇帝就是承麟,而不是自己。

于是他把完颜承麟叫到大殿上,当着几位战战栗栗的老臣的面,宣布把皇帝禅让给完颜承麟。刀子都架脖子上了,才想起禅让,这分明是大甩锅,完颜承麟不傻,他不想背这口黑锅当亡国皇帝,可是完颜承绪硬把完颜承麟按在皇帝宝座上,就算是禅让成功。然后急匆匆跑到行宫幽兰轩,找了一根绳上吊了。这是来了个彻底大甩锅,所有责任全压在完颜承麟身上。

历史上被赶鸭子上架当皇帝的有哪些 - 华夏历史

留给完颜承麟时间,别说整顿队伍,组织反击,就连在完颜守绪尸体旁多哭两声的时间都没有,从皇帝宝座上下来,提刀披甲纵马,带着自己的卫队和已经冲进城的宋蒙联军混战在一起。此时的金兵早溃不成军,和士气正旺的宋蒙联军交战就是垂死挣扎,完颜承麟终寡不敌众,被乱刃分尸,从做皇帝到战死只有几个时辰。

历史上被赶鸭子上架当皇帝的有哪些 - 华夏历史

完颜承麟祖孙四代,为大金国抛洒热血,得到至高权力之际,也是他也走到人生尽头之时,以死捍卫了金末帝称号,也算是没有辱没祖先。

中国历史上被鸭子上架而当皇帝的有很多。通常是因为权臣为了控制朝政,实现某种政治欲望。而自己又不便公开出面,不得已立的木偶皇帝。

西汉吕后临朝称制时所立的前少帝及后少帝就是这样的傀儡皇帝。

汉前少帝刘恭,是汉惠帝与宫人所生之子。因皇后张嫣尚未成年不能生育,吕后将其生母杀死,谎称张嫣所生。在汉惠帝死后立为西汉第三位皇帝。

刘恭渐长后知道了真相,便口出怨言:“皇后怎可杀我生母而立我为她儿子呢?……等我长大一定复仇”。吕后听了很害怕,便命人把前少帝刘恭杀死。

不久,吕后又命汉惠帝另外一个年幼的儿子刘弘继位,史称后少帝。在周勃等大臣平诸吕后,被杀死。

这两个孩儿皇帝,都是糊里糊涂地当了皇帝,他们没有享受天伦之乐,甚至不知皇帝为何物,就不明不白地被处死了。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中国历史上权臣为了操控权力,立乳臭未干的孩童当皇帝的事还有很多——

秦末赵高立子婴,西汉末年王莽立汉平帝孺子婴。东晋末年刘裕立晋恭帝司乌德文,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之前立隋炀帝之孙杨侑……董卓杀汉少帝刘辩立汉献帝刘协,正是赶鸭子上架!

他们大都难逃权臣魔爪,结局悲惨……

当然,并非每一个被赶鸭子上架的皇帝都如此不幸。

如汉文帝刘恒,当时周勃等人平诸吕之乱后,因害怕新立皇帝外戚势力再如吕后家强盛,到时无法控制,不得已才立了汉文帝。足智多谋,性格內敛的汉文帝最后不但制服了周勃等功臣,还开创了文景之治。

汉宣帝为权臣霍光所立,面对盘根错节,势力强大的霍家。汉宣帝步步为营。几年后不但收拾了霍家,还实现了西汉中兴。

我是刀笔传神,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位就是宋英宗赵曙。他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而且他并不是上一任皇帝宋仁宗赵祯的亲生儿子,而是从濮王赵允让那里过继的。宋仁宗可以说是一位比较有为的帝王,但是三个儿子全部夭折,所以不得已,只得从赵允让那里过继他的第十三个儿子。赵曙并不是一开始就生在皇宫中,而是在景祐二年(1035),也就是他大约三岁的时候被接进宫中的。小孩子要离家,离开父母,当然是不愿意的,哭喊着不愿意走,但是天子的命令是不可违背的,所最后还是带走了不情愿的赵曙。他十分孝顺,爱好读书,很少玩乐,而且十分节俭。嘉祐七年(1062)的八月初四,他被立为皇子,名字也是在这个时候改的。赵曙听到诏命后推辞当皇子,而且称病就是不接旨。后来是别人劝谏了,赵曙才拜谢。但是还是不愿意当皇子,奏疏上了十多遍,仁宗不同意,而且下诏找人去劝告赵曙,赵曙被群臣从卧室里拉去皇宫。这样,赵曙才是不情愿地接受了,但是他也同时告诫舍人守好他的居所,皇上一有子嗣马上回来。嘉祐八年(1063年)农历三月,仁宗逝世。赵曙即位,但是他首先提出的是要为仁宗守孝三年,一国之君,想也不可能,宰相韩琦为首的文武百官坚决反对,赵曙这才是断了念想,老老实实做皇帝。一波三折,赵曙这即位真的是心不甘情不愿。

这第二位,就是大名鼎鼎,也是倒霉的宋钦宗赵桓,他就是靖康之耻发生时在位的皇帝。宣和七年(1125)十月,金灭辽,兵分两路南下,矛头直指北宋,而且目标很明确,就是北宋都城开封。赵佶知道后十分惊恐,吓得直接拉住蔡京长子、当时的领枢密院事蔡攸的手说:“真是想不到啊,金兵竟然敢这样猖狂,直逼开封啊!”又惊又急,竟然是一口气上不来昏了过去,狼狈的跌倒在床下。大臣们吓坏了,立刻灌药急救。在赵佶幽幽转醒后,第一件事就是索要纸笔。纸笔到了后急急忙忙写下:“皇太子可即皇帝位。”烂摊子一甩,做撒手掌柜逃避问题。于是,二十六岁的太子赵桓就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接受了其父宋徽宗赵佶禅让登基,改年号为靖康。而赵恒登基的时候,是被七手八脚的套上龙袍,这时候才明白过来的他拼命反抗,但是无济于事。他哭天抢地,也是直接晕了过去,眼泪不能改变一切,醒来后群臣早已准备好,一片贺声中赵桓赶鸭子上架,成了宋朝天子。

为什么春秋战国和西晋时期人才辈出?

楚材晋用,善于运用别国的人才有一定的气度!但只限于明君和前期到后面三家分晋连自保都没力何谈运用!眼界决定高度!这句话到任何时候都管用何止晋国,++++不是更好的见证吗?

谢邀,我是以史为鉴。

首先纠正一下题目:春秋时期就算了,西晋算什么人才辈出?人才难道是杰出的晋惠帝司马衷吗?

历史上被赶鸭子上架当皇帝的有哪些 - 华夏历史


我们再聊春秋。

在世界历史上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在这几百年时间轴中诞生了影响世界几千年的人物。

尤其是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在古中国诞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墨子等一系列著名的思想家;

历史上被赶鸭子上架当皇帝的有哪些 - 华夏历史



在古希腊诞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西方精神导师;

在古印度诞生了释迦牟尼,在中东诞生了犹太教的各种先知。。。。

把这些影响东西方文明的伟人、思想家的诞生年份放在人类文明的尺度下,大家就会发现人类文明的思想、哲学基础,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时期打下来的。

在整个世界史上,没有一个时期能像这个时期要同时涌现出这么多的天才。这一时期可以称作人类群星闪耀之时。

历史上被赶鸭子上架当皇帝的有哪些 - 华夏历史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最早发现这一观点,并把它总结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虽然很神奇,但是我们在分析这些伟人天才的诞生时,且不可把他们的诞生归咎到不可知的领域。这些东西方的哲学家、天才他们能在同一时期诞生,是有着重大深刻的社会背景的。

历史上被赶鸭子上架当皇帝的有哪些 - 华夏历史


大变革

无论东西方,在这个时代中都是从部落联盟走向帝国时代的前夜。

孔子说过,春秋时期是礼乐崩坏的时期,孔子等人在这个时代的前夜深刻感受到了变革的力量。夏商周留下来的规则已经不适应这个变化的时代了。

所以战国时期才会涌现出众多的法家门徒开始变法,魏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就是著名代表。

历史上被赶鸭子上架当皇帝的有哪些 - 华夏历史


三百年后,变革达到顶峰,就是祖龙一统天下,废除分封制,改立郡县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帝国:秦朝。

西方也是一样,苏格拉底等等先贤提出哲学体系之后几百年,西方也建立了罗马帝国这样的大一统政权。

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就不展开说明了。

所以以史为鉴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群星闪耀之时,其中涌现出了许多流派的开山鼻祖人物,为中国文明体系打下来了坚实的基础。

至于西晋或者说是魏晋三国时期,虽然谋士如云,战将如雨,但是在中国文明的思想体系上,影响力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司马说:“昔三代自居,皆在河洛间”,在慢长的历史长河中,尽管黄河与长江共同抚育了中华民族,但最早古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多出自黄河中下游(包括《河图洛书》、四大发明等),后来又转向东南,文人们总结出“春秋战国四大家(儒道法兵),唐诗宋词晋文章,”之说,说明东汉、唐、宋、西晋的文处于文化繁盛时代,这几个朝代都以文化厚重的大中原(华北,华东)为背景,

东周时期,权力分散,思想解放,各诸侯国为了自强,积极吸纳并重用人才,帮国中相对稳定,有利于大思想家的成长发展,著书立说的系统完善。

西晋,定都洛阳,控制着华北、华东及长江流域等文化浓厚的地区,社会比较稳定,运河拉近南北来行,商贸交往频繁,同时也促使了文化发展。


历史上被赶鸭子上架当皇帝的有哪些 - 华夏历史

历史上被赶鸭子上架当皇帝的有哪些 - 华夏历史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但是问的不够准确。

题主想问的是为什么春秋时期会有那么多优秀的思想家出现,自己晋朝为什么有那么多名士吧。

逐次回答一下。

先说春秋。

春秋时期,准确地说是春秋晚期,中国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思想家。比如老子,孔子等,这个阶段大量出现优秀的思想家,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社会阶层中,士的兴起。士是一个从周朝开始逐渐兴起的阶层,这里士不能理解为读书人。

这里的士是贵族中的下层人士。

西周开始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是嫡长子继承大宗。那剩下的后代怎么办呢,庶子和嫡少子们只能继承小宗,这样繁衍很多代以后,小宗的小宗的小宗…… 这些人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就是士,士是贵族,但是没有什么公权力,准确说他们只有贵族的称号。士的兴起,导致固化的社会阶层开始动摇,越来越多的士想要走上历史舞台,他们没有权力,思想就起了作用,于是各种各样的思想就诞生了,他们没有武器的批判,只有批判的武器。

士的武器,就是思想,各种各样的思想,想要改造旧社会或者是想要维持旧社会,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做,这就引发了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

第二,春秋时期,社会的问题矛盾逐渐产生。

春秋时期大约是从平王东迁开始。

从平王东迁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诸侯越来越不听话。

王室管不住诸侯,诸侯就容易生内乱,容易互相兼并,由此种不团结现象又导致戎狄横行。

所以当时的社会是很乱的,再这种乱象下,有人就想做出改变,有人提出想回到西周的周公时代,推崇尧舜禹时代,这便是儒家。有人说你干脆啥也不干,无为而治,这便是道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竞争使人进步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竞争使人进步的历史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历史上被赶鸭子上架当皇帝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