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大坝初建时是如何成功截流的?

截流就是截断长江的水流,在要修筑大坝施工的区域的上下游用围堰挡住水流,然后抽干围堰中的水创造出一片无水的施工环境,这样才能造得了大坝。

为了不能让长江断航,于是就决定了三峡工程不可能一次建成。必须先截断一部分,等这段大坝修完后,再截断另外一段,因此截流也就要分两次进行。三峡大坝选址的三斗坪江面宽约1200米,靠近右侧(以面向下游方向来区分河流的左岸和右岸)有个中堡岛,中堡岛到左岸宽900米,到右岸宽约300米。

三峡工程大坝初建时是如何成功截流的 - 华夏历史

在截流之前,首先先要在中堡岛到右岸的300米宽的地方开挖一条分支,专业术语叫做“导流明渠”,目的是大江截流之后,水流可以通过导流明渠流向下游,船只也可以通过导流明渠通过施工的河段。

第一次截流叫做“大江截流”,截断中堡岛到左岸宽900米的河段,形成了二期土石围堰,截流合拢时间是1997年11月8日,这是三峡工程一期完工的标志。第二次截流是对导流明渠进行截流,形成三期围堰,为三期工程作准备,截流合拢时间是2004年11月6日,这是三峡工程二期完工的标志。

三峡工程大坝初建时是如何成功截流的 - 华夏历史

大江截流的难度是世界级的,因为截流处的水深达到60米,这在当时世界水利工程建设的历史上已经是最深的了,普通的石料倒入江中无法一下子沉到江底,就无法形成围堰。施工团队在施工前进行了反复的模型试验,最后决定在修筑截流的围堰前先向江中大面积平抛砂石料,这样既可以压住江底松软的泥沙又能把河床给垫高了,通过平抛垫底,深水变浅的方法,石料就能到达江底站稳脚跟,形成拦截水流的围堰。

当围堰缺口从460米缩窄到40米时形成,形成截流龙口。1997年11月8日,400多辆巨型卡车轮番在上下游围堰四个堤头向龙口抛投大型石块,总共抛投了1000万立方米的沙石用来阻截江水,这些沙石总共可以装满10万节火车。下午3时30分,三峡工程实现大江截流。

三峡工程大坝初建时是如何成功截流的 - 华夏历史

当时三峡大坝的截流设计技术没有国外经验可以借鉴模仿,纯粹靠工程师们自己摸索出来的,因此这项技术获得了中国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次截流是对导流明渠进行截流,由于导流明渠截流龙口比第一次截流上下游水位的落差还大,水流更湍急,而且底部是几乎水平的混凝土底板,因此难度更大。

导流明渠截流前,首先先要打开左岸大坝中泄洪坝段已建好的的22个导流底孔闸门,使江水从导流底孔通过,此时船舶走临时船闸。导流明渠截流使用的是上游左右双向同时往中间推进合龙、下游单方向进占的方法。

三峡工程大坝初建时是如何成功截流的 - 华夏历史

导流明渠成功截流后,形成三期围堰,然后在其中修建右岸大坝及电站,并使之与三峡左岸大坝连成一体。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大事件改变了历史进程?

第一,一九四九年+++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结朿了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历史,废除了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没有四九年的庄严宣告,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 第二,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自清朝末期以来的百年间,由于腐败无能,对外敌入侵屡战屡败。在美国入侵朝鲜并把战火烧到鸭绿江畔之时,+++主席果断决策,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并将联合国军赶出了三八线。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用劣势装备击败外国列强。没有对朝作战,东亚乃至世界格局都会发生改变。 第三,对印自卫反击战。这是保卫国土的战争。在以前的历史中,中国要么割地丧失国土,要么赔款满足外敌的经济掠夺。对印作战改变了历史,锻炼了人民解放军!

我看了总上所述,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伟大事件没过于两件最大,最最重要的大事。

第一件: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此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才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新中国。

第二件:

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人民当家作了国家的主人,走上了社会主又的康庄大道,过上了自由,民主,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为建设一个公平,民主,和谐,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奠定了牢固的社会基础和物质基础。为我们迈向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开辟了前进的光明大道。

当然,在这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大事件很多很多,我也赞成。但这两件大事件是两大根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的看法及认识对否?望今日头条的朋友们指正!谢谢大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工程做法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工程做法大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三峡工程大坝初建时是如何成功截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