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妇女要裹足(缠小脚)吗?你痛恨这种陋习吗?

中国历史上有一种残害妇女的陋习裹足(缠小脚),我痛恨这种陋习。

随着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出生的妇女逐渐减少,现在几乎看不到裹小脚的妇女,即使有个别的也是将近百岁的老人了。现在的年青人根本不知道啥叫裹足(缠小脚),也没见过,更不知道它的危害!

裹脚也称缠足是中国古代一种陋习,是指女性用布将双脚紧紧缠裹,使其脚畸形变小,以为美观。一般女性从四、五岁起便开始缠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方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者。

关于缠足的起源,从明清时期起便众说纷纭。据现代学者考证,缠足开始于北宋而兴起于南宋。元代的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明代的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出现了"三寸金莲"之说,要求脚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还要弓弯,但清以前的出土女尸尚未发现有缠足者,可见在当时缠足也并不十分普遍。清代的缠足之风蔓延至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但不缠足者也不在少数。 缠足给妇女带来严重的痛苦。

缠小脚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民间谚语说:"裹小脚一双,流眼泪一缸"。缠足一般从四五岁开始, 历经三四年时间,到七八岁时才能初具模样。缠足前先以热水烫脚,趁着脚还温热,将脚除拇指外的四个脚趾强行向脚底弯曲,让脚趾紧贴脚底,并在脚下趾间涂上明矾,用以燥湿、杀虫、解毒。但仍然有许多女孩子的脚还是化脓流血,难以站立,只能长期爬行。经过如此较长时间的一番折腾,脚就会被缠得弓弯短小,使脚底凹陷,脚背隆起,整个脚的长度就会被极大的缩小了。可以想像得来,健全完美的脚被强行地扭曲成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那种疼痛必定是彻骨入髓、铭诸肺腑的。可见,谚语所说的"流眼泪一缸"绝不是随意的夸张。

古代女子为何裹脚,为“三从四德”的礼教吗?

这是很多人都曾问过的问题,某种意义上,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种习俗的反思和深究认识。

其实,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对女性的一种戕害与整体性摧残。

中国妇女的缠足历史,一般多认为源于宋代,也有人认为起源于隋唐。但在宋代的诗文中,已多有描绘。如 “ 一弯软玉凌波小,两瓣红莲落地轻 ” 。就是当时赞美小脚的写照。导致了当时人们把小脚视为女性美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条件。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很多女性为了取悦男性,甘愿或者被迫忍受着非人的肉刑般痛苦,把一双好脚,活生生的裹成了脚趾和骨骼变形的 ” 三寸金莲 “。

这就形成了一个社会对女性的整体迫害,在一种审美文化的扭曲中,显得冠冕堂皇。

缠足,其实是一种摧残肢体正常发育的行为。妇女要承受极大的伤残痛苦,这种使承受者极端痛苦的事,逼迫着父母甘愿看女儿受刑,压迫着女性难以抗争。甚至有 " 大脚女人难嫁人 "的社会逼迫。却成为中国特有的一种社会风俗。以至在农村山区,仍能看到一些缠足老人的最后足迹。(参见下图)

缠足,在一种变态美学的笼罩下,成了套在中国妇女脚上的精神枷锁和千年“ 脚镣 ”。

影响缠足习俗更深层次的因素,是中国的封建礼教,过去对妇女讲究的是 “三从四德 ”等++纲常,宋明理学又把儒家文化的这一思想,推到了极致,女人从来都是男人的附庸,没有真正的地位,被禁锢在闺阁之中。缠足,甚至成了防止女人私奔,无法走远的一种手段。

在这样的礼教制度下,不仅妇女成了牺牲品,也使得中国社会就犹如被缠足的女人,始终裹足不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女子缠足的社会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女子缠足的社会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妇女要裹足(缠小脚)吗?你痛恨这种陋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