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抵制西方外来文化入侵?中华文化如何长久昌盛?

我们先搞清楚为何要抵御,为何要保护一些古文化?估计没人说得清楚吧?剪辫子的时候有人要抵御,解开缠足绑带有人要抵御,戊戌变法有人要抵御,结果呢?没成功。清朝的结果呢?文艺复兴有抵御,成功了,欧洲,美国兴起了。明治维新有抵御,但成功了,日本兴起了。中国的古代文化,是在农业社会,封建王朝下形成的文化,在那个时代,工商是在社会的底层,所形成的文化只适用于当时的社会形态。当今世界已跨入工商业社会,世界已形成不一样的文化形态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许多中国古文化,已实实在在阻碍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无论多不舍,都应予放弃。如人情vs契约;君臣vs平等;义气bs正义,君威vs法律。社会诸多乱象,许多都是社会经济形态与文化形态的巨大冲突导致的。中国古文化有许多非常好的,这部分应该加以保留,升级,不好的,不适应的,应坚决抛弃。

谢邀!

历史已经验证和证明了中华汉字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当之不愧的瑰宝。中华文字的奇妙,是我们用之不尽、取之不完的智慧结晶,充满了生活、写作、想象、方法的神奇,是我们发展的基础,迈向更高创新的理论文字,由此中华文化深积在中国人民之中久盛不衰,而且越来越显示它在世界文化上的异彩。外国文化(英文等等)也各显特色,但是他们的文字缺乏神奇的想象力、缺乏妙用的天工巧作。可以说,外国文化文字读之无味、弃之可惜,怎能和我中华文化文字比高低!

如何抵制西方外来文化的入侵?这便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任务。在这世界大融合的今天,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是必不逆的历史潮流,经济、军事等各领域,文化就是首头其冲。所以,1、我们务必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形成“出自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品性。2、对外举办、办学、宣传我中华灿烂的历史文化。只有这样中华文化才能扎根中华民族,才有让世界看到中华文化的伟大,才能让中华文化长久昌盛。

“一片甲骨惊天下”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文化渊源?

“一片甲骨惊天下”说的是发现了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与甲骨学,是重建中国上古史,透视三千年前殷商社会生活景致,寻绎中国思想之渊薮、中国精神之缘起、中国信仰之源头、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与品格之由来、中国艺术美学之发轫最真实的素材。

所以说,发现甲骨文,对了解三代历史打开了一道方便之门,我们能更接近历史了。

国家图书馆现收藏有35651片甲骨,约占甲骨存世总量的四分之一,经常会有一些展览,可以去参观。

甲骨文是我国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也有极少数用朱或墨写成。1899年发现于殷墟,也就是河南省安阳市西郊小屯村的商王朝故都,所以又称“殷墟文字”。

这种文字主要是公元前1300至前1028年,即盘庚迁殷至纣王末年之间,殷人占卜的记录。

1、甲骨文上有字,字是怎么来的?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仓颉,称苍颉,复姓侯刚,号史皇氏,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不朽的功绩。

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

2、谁发现的甲骨文?

王懿荣(1845-1900),近代金石学家、鉴藏家、书法家,甲骨文发现和收藏第一人,出身仕宦世家,其祖父官至山西巡抚(从二品,省部级)、父亲官至四川成绵龙茂道(正四品,副省级)。

王懿荣青少年时泛涉书史,喜欢古书古物,不好治经(研究四书五经)。同治二年(1863)以议叙铨户部候补主事(议叙是清朝一种任用保举非科举人员为官的方式),王懿荣因其岳父黄熙庭在知县任内捐办天津海防有功而入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广州历史文化保护心得体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广州历史文化保护心得体会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如何抵制西方外来文化入侵?中华文化如何长久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