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人的风俗习惯?
飘色 珠海飘色是传统民间艺术,起源于明朝天启年间,(珠海乾务镇人)梁国栋任江西省彭泽县令时由江西传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乾务飘色多取材于民间故事,造型奇特,制作工艺精致。至今保留人工抬色的传统,每队飘色均辅有领路牌、罗伞、护色等,阵容庞大,色彩夺目,观赏性强。 乾务飘色有三台飘色,分别是乾北的“仕林祭塔”、乾西的“螃蟹过江”和乾东的“喜鹊练梅”最为着名。为热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八周年,珠海市斗门区八音队、斗门区乾务飘色队和金湾区三灶鹤舞表演队近百人,走进澳门的大街小巷,参加“龙狮飞舞大巡游”活动,营造出热闹欢乐的节日气氛。这是由澳门北区社区组织的“万众欢腾庆回归八周年”系列活动之一。飘色队表演的《观音坐莲》和《哪咤闹海》,深受澳门同胞的喜爱。
鹤舞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由广东省珠海市申报的“鹤舞(三灶鹤舞)”入选,列入传统舞蹈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珠海鹤舞一般在大型的祭祀或元宵庆典表演,分布在珠海市金湾区三灶,源于宋代,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鹤舞表演时伴有打击乐,气氛欢快而热烈。 它是三灶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模仿白鹤的神态动作,研究白鹤的生活习性而创造出来的民间舞蹈,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鹤歌鹤舞按照它原来的样子原汁原味保留下来。 世博期间,三灶鹤舞将演绎仙鹤临门、觅食、洗嘴、梳毛、嬉戏等过程,造型逼真,舞姿生动传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广东珠海节日习俗的来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广东珠海节日习俗的来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