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能说一下关陇集团究竟是怎么回事吗?他们的势力究竟有多大?

有人能说一下关陇集团究竟是怎么回事吗?他们的势力究竟有多大 - 华夏历史

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其代表人物就是王翦、李信、司马错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门阀世族活跃在政治舞台上。门阀世族在东汉中叶就已经把持垄断了仕途;曹魏时期创行的九品中正制保证了门阀世族的政治特权,有助于门阀世族的形成。东晋时期,门阀世族及其统治达到了鼎盛。南北朝时期,曾经风光无限的东晋门阀世族们,则随着东晋的灭亡、刘宋的兴起而逐渐衰败,王谢庾桓这些贵族也已经不复当年。

眼看中国贵族的黄金时代就要结束,这时,一个新兴的贵族集团横空出世,一飞冲天,延续了中国贵族时代的寿命,并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这就是纵横中国近二百年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它起源于代北武川,初建于关中,空前绝后地创造出四个王朝,分别是西魏,北周,隋,唐,并将中国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其发端便是盛极一时的西魏八大柱国。

有人能说一下关陇集团究竟是怎么回事吗?他们的势力究竟有多大 - 华夏历史

柱国,原意是北魏的柱国大将军这一称号,始封于尔朱荣,尔朱荣败亡后被废置,到宇文泰再兴东魏时又重新设立。在西魏大统十六年以前柱国大将军这一称号共封给八个人,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赵贵、侯莫陈崇,当时号称“八柱国家”。

八柱国中赵贵成就宇文泰之功,元欣佐宇文泰以皇室之威,李虎以战立名,李弼将略能军,于谨以谋辅事,侯莫陈崇以勇纵横,独孤信以德抚民。其中宇文泰总领诸军,而元欣为西魏皇族,兵权受到限制,剩下的六人每人统领两名大将军,即为府兵中的“十二大将军”。

在这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中,产生了从西魏到北周再到隋,直至唐初的新一代门阀贵族,而这几个时代的皇室后族大多都出自这些家族------宇文泰子孙为北周皇族,李虎子孙为唐朝皇族,大将军杨忠子孙为隋朝皇族,北周历代皇后多在这些家族中产生,隋文帝的皇后与唐高祖李渊之母都出自八柱国里的独孤信。

根据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的说法,这个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有两大特征:一、“融治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二、此集团中人“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途之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这个集团囊括了当时天下各民族的人才,而且该集团是军政一体化的。

有人能说一下关陇集团究竟是怎么回事吗?他们的势力究竟有多大 - 华夏历史

威名赫赫、势力极其强大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在西魏、北周、隋、唐初曾盛极一时,皇室与其将相大臣几乎全出自于这一集团。到了唐太宗时期,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权力渐衰,新兴的山东士族逐渐取而代之。而长孙无忌出任顾命大臣,则是关陇集团最后的曙光。

武则天上台后,欲消灭唐朝宗室之势力,遂开始施行一系列瓦解此贵族集团的手段,比如崇尚进士文辞科,破格录用寒门子弟,以及毁掉府兵制等。而长孙无忌之死,等于干掉了关陇贵族集团的旗帜性人物,标志着这个集团行将朽木。武周代唐后,经过酷吏们的残酷清洗,关陇集团终于黯然谢幕。

一、关陇集团怎么来的?

关陇集团的前身来自北魏在边境地区设置的六个军镇,简称为北魏六镇

北魏是鲜卑少数民族政权,西晋晚期,由于八王之乱,动摇了晋朝的国本,随后五胡乱华开始,五胡指的是:匈奴、羯、羌、氐、鲜卑。鲜卑本是游牧民族,也是最后一个崛起的政权,在十六国晚期入主中原,并且统一了整个中国北方。

鲜卑入主中原之后,建立了北魏政权,在更北方的草原上,另一个游牧民族开始崛起,这就是柔然,当时北魏的都城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离北方草原并不远,为了拱卫都城的安全,北魏统治者在与柔然的边境上建立了六个军镇,以抵抗柔然的入侵。

北魏迁都

这六个军镇分别是: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

沃野镇最初设在今内蒙古临河县,后迁到朔方城,也就是内蒙古杭锦旗,再后来又迁到内蒙古五原县。怀朔镇在今内蒙古固阳县,武川镇在今内蒙古武川县,也就是后为的朔州,抚冥镇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柔玄镇在今内蒙古兴和县,怀荒镇在今河北省张北县。

也就是说北魏沿着都城大同市,在大同的西北一直到东北,从内蒙古一直到河北省,形成一条弧形的防御线,以拱卫首都安全,防御柔然的入侵。后来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并在北魏内部实行大规模汉化,而六镇仍然存在。

军镇主要作用是屯田和抵御柔然,以军事作用为主,军民合一,六镇军民既是士兵又是农民,闲时务农,有战争时就是士兵,军政高度统一在六镇首领手中,类似于唐朝的节度使,六镇首领权力极大,手握重兵,又有行政权。

中国有哪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物?

一、2000年,有人在纽约拍卖会的最新图册上,发现了从中国唐朝墓地盗走的浮雕。中方立即提出让美国卖家归还文物,却被美方拒绝了。

画家袁运生先生在翻阅纽约佳士得拍卖会的最新图册时,觉得上面要拍卖的浮雕好面熟。

仔细回想后,他确定这是他曾经研究过的“王处直墓地"中丢失的浮雕。因为墓地风格特别,令他记忆深刻。

于是,袁运生立即联系了中国文物部门。果然,专家们仔细研究后,证实了袁运生的判断。这是晚唐时期王处直墓地中的门神。

当年王处直墓地被发现时,陪葬品已经被盗墓贼洗劫一空,地上一片狼藉,只散落了两具尸骸。

墓地中只留下了墙上的壁画和精美的石雕。石雕由汉白玉石材雕琢而成,却色彩缤纷,让人讶异。

奏乐的侍女们乌发如墨,头戴各色鲜花。红色衣裙间或点缀着褐色、靛青和湖蓝等色彩。

石雕均采用浮雕的形式,人物凸凹有致,具有立体效果,动感十足。完美地再现了唐朝“以胖为美”的审美观。

墓门左右两边各有一处一米多高的空洞,残存着斧凿的痕迹,这里应该原本应该有两块守卫墓地的门神浮雕,看来是被盗墓贼野蛮盗走。

面对着纽约拍卖会图册上的照片,专家们无不欣喜若狂,他们确定图册上的浮雕正是墓室空洞中被盗走的门神。

专家组立即启动追讨程序,根据国际法:任何成员国如果历史文物被盗,无论流落到任何国家,都有依据该公约追回的权利。中国和美国恰好都是成员国。

可是,美国方面却拒绝归还这座浮雕,理由是没有证据证明这块浮雕是被盗走的那一块。

眼看拍卖日期临近,专家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取来墓地中的土壤,与门神浮雕上残存的尘土进行对比,如果土壤是一致的,就能够证明门神浮雕是墓地中的文物。

近亲真的不能结婚吗?有何科学依据?

先说说我身边人近亲结婚的结果。可能听完他们的故事后你对近亲结婚的影响和危害会有更全面的认识。

叔叔老婆是自己舅舅家的女儿,两个人刚出生没多久,他们的爷爷在满月酒上就订下了这门婚事。

长大后两人感情也挺好,对家长定下的婚事也没有什么意见。到可以结婚的年龄就顺理成章地结婚了。

他们刚结婚的时候挺幸福的,单从家庭关系来说就非常和睦。因为叔叔的老婆是母亲的亲侄女,本来两家人的关系也挺好,现在亲上加亲,关系就更好了。

这种亲上加亲的结合方式在大家还都没有意识到近亲结婚危害的年代,非常欢迎。不仅可以让亲戚间联系得更紧密,还有点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

成婚后叔叔和婶婶一共生育了五个孩子,可最后五个孩子都非常不理想。其中老大老二出生后就是一级残疾,他们的智力水平和三岁小孩子差不多。到三十多岁时也只会说简单字词,连一句通顺的话都没法说清楚。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吃饭都是要家人做好后端到面前。还不能正常使用筷子,只会用勺子,我见过他们吃饭,家里人都要用比较大的容器盛饭,小的会被弄得到处都是。

叔叔婶婶为这两个孩子也真是操劳了一辈子。其中一个活了四十多岁生病去世,另外一个现在还活着,已经五十多岁了。现在只有七十三岁的婶婶在照顾。

为了照顾这两个孩子,婶婶这辈子没有出过远门,去哪里都不敢过夜,特别现在年龄又大更是要承受心理和体力的双重压力。前几天回老家去碰到她,她还说担心自己走后那个孩子要饿S。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照顾两个要求瘫痪的残疾人长达五十多年,要不是一个做母亲的谁也承受不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拓跋焘的历史故事视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拓跋焘的历史故事视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有人能说一下关陇集团究竟是怎么回事吗?他们的势力究竟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