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2020年了你的家乡过年有什么习俗?

感谢邀请问答!

一:吃罢腊八饭都把年来办。每年农历十二月叫腊月,十二月初八叫腊八节,腊八节要喝腊八粥,腊月初八的民俗活动中引入佛教因素,传说佛祖因为牧女煮的乳糜粥而得救,终于腊月初八成道。为纪念此事,人们于此日煮粥献佛。

二:二十三祭灶关。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叫祭灶日,小叫“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与过年也有着密切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它诸神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诸神的引路人,其它神过完年后再升天,只灶王爷会长久留在人间,一直到往前的腊月二十三日。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是“接灶”。

三:腊月二十四扫尘。过了腊月二十三,祭罢灶,就开始进入了迎接新年的准备。在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俗。

四:二十六去割肉。腊月二十六距离春节还有三四天的时间了,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了,人们在这时都会到集市上筹办年货,春节少不了肉食,这就是二十六去割肉。

五:二十八贴花花。腊月二十八这天,人们都在自家的大门、房门、庭院里贴上春联来迎接春节的到来,以前叫贴花花,现在叫贴春联,贴门神,有“福"字有关羽和张飞,有秦琼和尉迟恭等。

六:吃年夜饭。除夕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也是腊月的最后一天,与新年春节(大年初一)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也是“月穷岁尽"的意思,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挽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新年是以家庭为单位举行的,面对新年,人们都有一个愿望是全家团圆,腊月三十日的晚饭,俗称“年夜饭”,它非常丰盛,要求家庭成员全部到场,如果有人没有回家过年,吃饭时会给他留个位置,团圆是人们生活幸福的最基本要求,期盼人人平安幸福。

我的家乡在富庶的江南。

说实话,城市里的年味是越来越淡了。已经没有那么多的习俗规矩提醒你过年了,除了翘首盼望的长假,甚至连拜望长辈也被聚餐给高效了,没了鞭炮烟火的大年静悄悄。

农村还会打打年糕腌腌鱼晒晒肉,敲敲锣鼓舞舞龙,鞭炮烟火肆意放,年味不知不觉就浓了。

缺少了习俗的大年,便少了份仪式感;缺少仪式感的大年,便也少了许多的快乐和传承。

往年基本上都要杀猪过年,然后请亲戚朋友来家里做客,大家欢欢喜喜的团年,吃团年饭。今年没有猪啦!家里基本都是养鸡养鸭,估计比往年团年饭少了吧!但是走长辈是必须的,买些年货,糖,糕点,新衣服,准备红包去给长辈拜年。基本上半个月都在走亲戚,过年喜庆,开销算下来也不简单呢!

我的家乡是重庆的,在我很小的记忆当中过年的习俗第一个就是: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就是在过年之前就要把家里打扫干净,做一个大扫除。第二个:贴春联 贴福字 用米或者米糊糊贴春联 第三个:团年 我们都是在大年三十团年 团年顾名思义就是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 早上起来吃汤圆 中午就吃正餐 下午就洗澡洗头洗衣服开始换上美美的过年衣服啦,到了晚上我们会在客厅一大家人聊天吃糖 小孩就等着大人发压岁钱 到了十二点就放烟花爆竹 大年初一早上小孩子尽量少说话 因为怕小孩子说错话 第四 祭祖 一般是大年初二过后祭祖或者在过年前去祭祖 第五:回娘家 出嫁的女儿大多都是大年初二一大早携着全家一起回娘家 那也是最热闹的一天了 第六:走亲戚 我们村的习俗是大年初三还是走亲戚 串门 小时候特别爱跟着爸妈去走亲戚 可以拿到压岁钱 后面基本上慢慢的年就过完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全椒的春节有什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全椒的春节有什习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快到2020年了你的家乡过年有什么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