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刁难,韩信、李广和郭子仪各有高招,但结局为何出乎意料?
这是因为三人不同的主观性格原因和不同的客观历史环境造成了不同的结局。韩信为人心胸宽阔,却政治上幼稚,见事不明;李广智勇双全,却刚直自负,心胸狭隘;郭子仪宽厚待人,深识大体。韩信、李广死于非命,郭子仪却能得以善终,这样的结局其实并不意外。
韩信除了作为战无不胜的无双国士外,最为人广知的事迹是“胯下之辱”和“报恩漂母”。从以德报怨对待让其受胯下之辱的屠户泼皮,千金报还一饭之恩的漂母这两件事上来看,韩信是一个心胸宽广,恩怨分明却不计较小事的人。但从他在蒯通劝他叛汉时产生过犹豫,刘邦危急的时候提要求封齐王,供出自己好友钟离眜,又有谋反的行为这些事上来看,韩信在面对政治性大事的时候又不够坚定,不能把原则坚持到底,甚至有些幼稚。
这就描刻出了韩信的性格:为人上心胸宽广,恩怨分明;军事上深谋远虑,用兵如神;政治上立场不坚,见事不明。
为人是好是坏没人在乎,军事再牛收了兵权也没有危害,而政治上立场不坚,见事不明却是致命之处。本来刘邦就猜忌你,处处防着你,你想谋反还不做得漂亮点,以刘邦吕雉两口子的凶狠,自然不会让眼中这颗不知道啥时候就能扎着自己的钉子拔了去。
汉代名将李广因一次战败被俘,按汉军法被贬为庶人的时候,一天外出打猎,回来时候经过霸陵亭,亭尉以天色已晚禁止李广一行通过,李广被迫在霸陵亭外过夜。后来朝廷起复李广担任右北平郡太守,李广要求霸陵尉同去,结果在路上找借口杀死了他,然后上书朝廷谢罪。
从这件事上来说,按照汉代法律,城池夜间要实行宵禁,禁止普通行人出入城门,霸陵尉完全是按照规定执行。而李广将这件事记恨在心里,以至于要寻机会要人家以命相抵,说明心胸十分狭隘。
史书记载,李广平时沉默寡言,除了行军作战时很少与人说话。后来在漠北之战,先是和大将军卫青产生矛盾,后又自己率军迷路导致不能合围匈奴。卫青在事后安排人员给李广部送粮食和酒,并询问李广部迷路情况,李广不回答。卫青无奈又叫李广部下前去接受审问。这下李广不愿意了,他说:“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在大将军府中,李广说:“广年六十余岁,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当场自刎。
从这些事上来看,李广作战勇猛果敢,智慧过人,但性格刚直自负,心胸狭隘,在重大事件中很容易出事。
郭子仪经历的事已不能用“刁难”二字来形容了,直接是“欺辱”。
郭子仪带兵在外打仗时,宦官鱼朝恩指使人挖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很多人都担心手握重兵的郭子仪一怒造反。结果郭子仪回来后留着泪说:“臣久主兵,不能禁暴,军士残人之墓,固亦多矣。此臣不忠不孝,上获天谴,非人患也。”一番话让所有人都放下心来。后来鱼朝恩设宴请郭子仪,郭子仪的部下怕鱼朝恩对主帅不利,请求一同前往,郭子仪不同意,只带了十几个家僮前往。郭子仪
从中国历史中选出十个最让你敬佩的英雄,你觉得谁能上榜?
从中国历史上选出你心目中的十位英雄
1,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主席。
2,中国人民伟大的总理周恩来。
3,伟大的总司令朱德
4,彭德怀元帅
5,罗荣桓元帅
6,徐向前元帅
7,贺龙元帅
8,刘伯承元帅
9,粟裕大将军
10,萧劲光大将军
1、 +++。他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思想的创立者。他确立了“为人民服务”行政理念,新中国在他的领导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成了现代工业体系,打败了美苏印等国对中国军事侵略与挑衅,特别是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更是打出了国威,在世界之林确立了中国的地位。
2、嬴政。秦始皇,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帝王,将大一统的观念深植于人心。
3、刘彻。汉武帝,第一个把儒家作为指导思想的帝王,第一个开辟丝绸之路、第一个大面积开疆扩土的帝王。
4、刘邦。汉高祖,第一个平民出身,通过农民战争而登上皇位的帝王。
5、孔子。儒家思想的创立者,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的倡导者,他的思想维护了两千年的封建秩序。
6、孙中山。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他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
7、魏征。唐朝官员,他是封建官员的代表。
8、鲁班。中国古代能工巧匠,是大国工匠的代表。
9、钱学森。当代科学家的代表,两弹一星的奠基人。
10、雷锋。当代行为规范的代表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郭子仪历史人物评说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郭子仪历史人物评说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