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你,有哪些与春节有关的难忘回忆?

儿时过年最有意思就是放鞭炮了。

那时候的鞭炮可不是现在散发着五颜六色光彩的烟花,我小时候就是玩的小炮竹。

谁家噼里啪啦的放了一大串鞭炮,我就去他家门口捡一捡。看看有没有引信没有被点燃的,一大串鞭炮总有几个漏网之鱼呢。

捡起来,往墙缝里一塞,把一注香点燃,然后离很远点鞭炮。胆子大的敢拿到手上点了扔

我可没那么大的胆子,都是先把鞭炮插好,再点上去。特意等有人过来的时候点。轰的一声,把路过的人吓上一跳,我们一群小朋友就开开心心的跑开。

热热闹闹的鞭炮有意思,现在已经不让放了,很怀念啊!

在鼠年春节来临之际很有兴趣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也是六零后。

就从七十年代过年时我们难忘故事说起吧,那时候我们十岁左右都懂事,记事了,那时还是大集体,是人民公社(现在的乡镇)是大队(现在的村委会)是小队(现在的地方)那时候,各个方面都比较落后,生活也不没有现在这样富裕,

虽然各个方面远远不到现在,简直不能比,但是过大年的喜庆气氛不雅于现在,那时候娃娃们盼着要过大年,急着要过大年,想着天天过年该多好啊。因为过年要穿新衣裳里,那时过年的衣裳都要妈妈缝,或者请地方上的裁缝用缝纫机踏(縫纫机缝衣裳叫作踏衣裳)最好的面料有蓝条绒,黑条绒,花条绒,在就是化达呢(每尺三四毛钱),花漂布(每尺1毛9分钱),作衬衣的白扣布,作裤子的黑斜布,都是几毛钱,不过还要布票里(布票是国家按照人发放的),新衣裳只是外面的,里面还是旧绵祆,平时穿的旧衣裳都有补丁里,所以盼着过年穿个新衣裳里。

那时候娃娃们盼着要过年,是生产队里宰羊绘人们分肉里,那时候平日里很少吃肉,偶尔吃个鸡蛋面片子,鸡蛋是每家都养几只鸡产的(鸡蛋一个价值5分),羊是生产队集体养的,有些地方(队)也养六七百只羊,分得的肉也不过每人几斤,数量不多,但除夕的臊子面,大年初一的饺子确实香。

那时候娃娃们盼着过年,是要大人们领上(携带)走亲防友的浪尗里,平日里很少外出,大人们都在生产队里干活(上班)挣工分,每天8一10分工。走亲访友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牌子有飞鸽,永久,红旗,但很少,基本靠步行或毛驴车,走的路是山路,小路,步行每小时十里左右。

谢谢邀请,想到小时候过年最难忘的事情很多,最难忘的是每到春节我会给几家邻居送一些花生瓜子和芝麻酱每家一份。因为当时物质匮乏,我们居住的地方都是农民,向我们这样的居民户没有几家,夏天有几个月国家供应居民每人每月一两麻将,春节期间供应一些花生和瓜子。每到春节我们就给要好的邻居送一份!美好的回忆。

大约1976年的大年夜,母亲为了逗我们高兴,用红纸包了5毛钱做压岁钱,那时5毛钱好像很值钱,我和哥哥姐姐一高兴就又玩疯了,就一会儿功夫,红包丢了。妈妈又要打了,父亲说,大过年的不能打,我终于逃过了一劫。第二天,红包被母亲捡到了。

记的小时侯,春节前先打扫屋院,再把喂猪的饲料到石碾上碾好,赶集买好鞭炮,除夕夜前到祖上坟墓前烧纸放鞭,请故老人回家过年。晚上守夜烧香,在桌前一家人听着广播啦叭,吃莱喝酒,拉着家常.回顾去年的收成,打算年后的种地计划,到除夕十二点钟,下饺子放鞭接财神。吃完饺子后到长辈家拜年。初一上午到左临右舍亲朋好友冢拜年。整个除夕前后忙忙活活,热热闹闹,好不让人留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时候过年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时候过年的历史故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小时候的你 有哪些与春节有关的难忘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