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义是不是真实的历史故事?

当然不是真是历史了,差的太多了!隋唐演义我听过不下五六个版本,有单田芳,田连元,连丽如大隋唐,陈青远,马岐,王玥波等等,细节各有不同,但大梁子都一样,包括秦琼卖马,劫皇杠,贾家楼结拜,反登州,探地穴,瓦岗寨,闹花灯,十八路反王闹扬州,锁五龙等等,

一般都是从秦琼开书,秦琼也是书胆,号称交友赛孟尝,孝母似专诸,绝对男主角,实际历史秦琼在凌烟阁二十四将排最后一名,

历史上也没罗成只有罗士信,也不是傻子,程咬金也没当过混世魔王,

历史上苏定方绝对大唐功臣,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在演义里是反面人物害死罗成,后被罗成儿子罗通杀死!

历史上建成元吉也没有演义里那么混账,还有那个天下第一李元霸,原型叫李玄霸,没成年好像十几岁就死了,当然也没那么大得力气!

其他的人物也大部分虚构,另外对隋炀帝也全持否定态度,实际历史杨广也算有能耐,大运河造福百姓几百年,远征高句丽,可以说文治武功,不说他有多好吧,起码没演义里那么混账,垃圾!

演义演义,说白了,就是发生了一件事,不清楚其中具体的内容,或者直接就是脑补出来的东西。

演义之中,通常都是真真假假,与史实有一定的出入。

在“演义界”,最出名的,想来就是《三国演义》了。

你看它六十多万的字,用笔写出来,而且用的还是毛笔,也没有打印机,只要原封不动的写出来,都得十几本成一套。

[泪奔][泪奔]再看三国,我觉得三国可能是古代最“乱”的时候了。

我说的这个“乱”,不是国家乱,国家比它乱的也大大的存在。

这个“乱”指的是人,能人,实在是太多了。

只要是学过历史的,去看这个《三国演义》,每出场一个人,都会将出场人物的介绍和脑子中的那个古人结合起来。

最后在发出一句感慨“原来是他呀!”

在你还没有完全接受的时候,另一个在历史留名的能人,他,又出场了。

而且这些人,还一个个的阵营不同,心思也不能,表面上称着兄弟,又各自有自己的把戏。

所以说,看三国演义,其实是件非常累的事情。

要想完全看懂,心中没个计较,还真不行。

书本倒还好,可以做笔记,若是手机视频,那就不得不暂停很多次,腾出时间来去搜搜这个人是谁,做了什么事,又有什么能力,因为什么事出名,等等等……

怎一个乱字了得!

[灵光一闪]而且,老师在介绍《三国演义》之时,应该也说过,《三国演义》是根据陈寿的《三国志》改编而来。

主打的事人心谋略,当不得真。

类似的,还有《隋唐演义》,《封神演义》这种相对而言出名的。

但是无一例额外,就相当于古人写的“网络小说”,只不过,写这个小说的人,比较厉害而已。[吃瓜群众][吃瓜群众]

《隋唐演义》,中国长篇历史小说,作者褚人获,成书于1675年,初印于1695年,全书100回,主要根据袁于令《隋史遗文》等素材编写,讲述从隋代兴起到唐玄宗之间约二百年的政治兴亡与英雄事迹。小说表明唐朝兴起乃是天意,对英雄豪杰的命运难料也流露同情和感慨,书中人物并非善恶分明,当中以秦叔宝的经历和心理描写得最精采细致。

《隋唐演义》纵述中国从570年至770年约两百年间政治势力的消长,作者没有严格按历史时序串连故事,而是按照专题内容将故事安插在不同的段落中。小说100回,大致可分为八大专题:

隋朝的兴起和统治(散见于第48回之前)、秦叔宝的经历及其他各路英雄(散见于第46回之前)、唐朝李氏的兴起及其内部斗争(散见于第60回之前)、爱情纠葛(第60至63回)、唐太宗执政(第60至70回)、武则天(第69至75回)、韦后(第76至77回)、唐明皇(第77至100回)。

隋唐间英雄秦叔宝、窦建德、单雄信、王伯当、花木兰等事迹,在前70回穿插而出,书中最精采的文章,是描写秦叔宝这个落魄英雄努力压制自己造反冲动的心理及其尴尬处境。褚人获爱写突出的年轻女子,把窦建德女儿窦线娘和单雄信女儿单爱莲,写成甘愿代父受刑的奇女子,而杨贵妃和安禄山则有奸情。

(褚人获颂扬女子与爱情,可能跟当时流行的才子佳人小说有关。)小说结尾讲述,唐明皇和杨贵妃分别是隋炀帝及其爱妃朱贵儿投胎转世的后身,前世今生的因果联系起隋、唐两部分。除第64回外,所有章回都附有诲人评语,揭示该回的教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的隋唐英雄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的隋唐英雄故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隋唐演义是不是真实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