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朱熹在纳尼为妾的唾骂声中死去,但事实当真如此吗?

历史上的朱熹在纳尼为妾的唾骂声中死去,但事实当真如此吗?

历史上的朱熹在纳尼为妾的唾骂声中死去,但事实当真如此吗 - 华夏历史

历史上有许多不要脸的“大人物”,这些“大人物”要么言行不一;要么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夫子朱熹就是这样不要脸的人。

这种人有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白天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夜里是纵情声色的西门庆;一方面让别人作道德模范,一方面自己却男盗女娼。咱们来看看朱熹是否符合这些特征?

朱熹名片上的头衔真不少,除了上面提到的某家、某圣外,他还是唯一孔子非亲传弟子而被供奉在大成殿“十二哲人”之一,什么意思呢?孔夫子看朱熹是个人才,想拉他加入自己的学派。

朱熹有自己的师祖,即便不依附孔子也混的很不错。他是响当当著名的“二程”【程颢(hao),程颐】再传弟子。

历史上的朱熹在纳尼为妾的唾骂声中死去,但事实当真如此吗 - 华夏历史

图/朱熹

具体来说他是二程的学生李侗的学生,历史上朱熹的名声超过了他的老师,所以后人把他的学派和二程的学派相提并论,史称“程朱学派”。

朱熹一生致力于儒家思想的普及和宣扬,儒家思想包括范围很广,简言之就是“三纲五常”

除了这些朱熹还别出心裁对师祖“二程”的“去人欲,存天理”进行了阐述,朱熹俨然是名门正派的代言人。

朱熹以维护纲常++为宗旨,始终以满口礼义廉耻,一副谦谦君子模样示人,但背地里却做着男盗女娼的勾当,天使和魔鬼合二为一,神圣和淫荡巧妙结合,没有一双慧眼根本无法看清朱熹的本来面目。

朱熹在宣讲道德文章时,为了寻找刺激,竟勾引两个尼姑和他通奸。他白天为尼姑讲解佛家经典,晚上给他们上春宫课,大谈玉女心经,这些出家人怎禁得起朱夫子的勾引,双双拜在他的脚下,成了他的奴仆。

朱熹在宣讲道德文章时,为了寻找刺激,竟勾引两个尼姑和他通奸。他白天为尼姑讲解佛家经典,晚上给他们上春宫课,大谈玉女心经,这些出家人怎禁得起朱夫子的勾引,双双拜在他的脚下,成了他的奴仆。

历史上的朱熹在纳尼为妾的唾骂声中死去,但事实当真如此吗 - 华夏历史

图/尼姑

人不要脸则天下无敌,朱熹出外做官都要带上这两个尼姑,不过朱熹毕竟是道德圣人,他知道如何伪装自己和尼姑,为遮人耳目,朱熹想出一个办法,他把二位尼姑一番精心打扮,华丽的衣服代替了灰色的道袍,在外人眼里根本看不出二人是尼姑。

然而“雪埋不住活人,纸始终包不住火”,反伪道的“党派”最终揭穿了他丑恶的嘴脸,朱熹被迫上表认罪,承认了“纳其尼女”之罪,表示要改过。朱熹门徒,纷纷离去。所以说,朱熹确曾与小尼姑私通,此事确实是真的。

文/秉烛读春秋

纳尼?

这只是属于朱熹诸多“罪状”中的一条,还不属于“大罪”。

宋宁宗下诏,免除朱熹的秘阁修撰(贴职),罢除为宫观使(散职);并把处士蔡元定放逐*到道州(今湖南道县)。

处士是没有做官的士人,而蔡元定是当时的理学家、堪舆学家,有“闽学干城”之称(他是福建人),朱熹的门生。

(注:因为蔡元定不是官,所以贬谪这个词肯定不能用;说流放则更不对,没有证据说蔡元定当时是刺了金印戴上枷被公人押解过去的。)

所以,从逻辑上分析,沈继祖弹劾朱熹的“罪行”,严重到需要连带蔡元定一起受到处罚。

一大罪:不孝其亲

让自己的母亲吃陈米

(君子固穷,朱家一家子都吃这个);

二大罪:不敬于君

孝宗时期,朱熹屡次辞召不仕,或曰有病,或曰有事

(总之是不想当官);

三大罪:不忠于国

宋宁宗赵扩的爷爷,宋孝宗赵眘(“慎”的异体字)死后,当权者说要葬在会稽,朱熹说要不咱们再换个地方

(或许是想另行堪定一块风水宝穴?);

四大罪:玩侮朝廷

“从恩例封赠其父母,奏荐其子弟”,“乃忽上章佯为辞免……玩侮朝廷,莫此为甚。”

(不仅自己不想当官,也不想让朝廷送封号给自己的父母,不想推荐自己的子侄辈当官,朝廷感觉被打脸了。)

五大罪:哭吊汝愚

赵汝愚死了,大家都很开心(朝野交庆),只有你朱熹带一帮人在外面哭,又写有一首诗《九曲棹歌》“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天只有一个,哪来两个?这已经不只是心怀怨念这么简单了。

(赵汝愚是支持理学的宋家宗室,曾任右丞相,被韩侂冑贬谪,在衡州古酃暴毙,一说是为钱鍪毒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庆元县竹坪乡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庆元县竹坪乡历史文化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历史上的朱熹在纳尼为妾的唾骂声中死去 但事实当真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