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古代皇帝封禅之地,为什么还被称为鬼都,有什么典故?
泰安原是天上、人世、地狱三界之分的来源。泰山称五岳独尊。但古岳字为上山坐牢。且泰山号主死活,有魂归泰山之说。
泰山在古人心中是地府所在地,所以泰安还有一个名字叫鬼都。提起人死后报道的地府,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丰都鬼城,其实在古代泰山地区的蒿里山才是最早的地府所在地。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认为泰山是主管生死的地方,汉武帝还曾经亲自来到这里封禅。三国两晋时期,出现了一位新的神叫泰山府君,类似于阎王,到了唐朝末年已经出现了十殿阎君,不过当时他们的神庙依然在泰山,还没有去丰都城。当时的蒿里山建有阎王殿、森罗殿、丰都庙、鬼门关,阴阳界,天子殿,地狱等殿宇,奈何桥也在这里。
后来丰都鬼城的名气越来越大,泰安蒿里山在战乱中不断的被破坏,曾经神鬼文化文物被损毁,所剩无几,所以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泰安曾经被称为鬼都了。
山东泰安境内有帝王封禅的“五岳之首”泰山,古时即有“上有西安、下有泰安”之说。
泰安被称为鬼都之因:泰山自周末便有神仙传说,先秦时出观主管生死的泰山神,并成为阴阳交替之处。东汉时,道教有,“泰山治鬼”之说,佛教传入中原后,因佛经云“人死后会到最高的山上,且山下就是地狱”。故,泰山即为最高山,山下蒿里山即为地狱。
古帝王于最高峰泰山“封(祭天)”,在海拔仅198米高的蒿里山“禅(祭地)”。故于蒿里山筑阎王殿,立75司以为出入生死之所,成为阴曹地府的象征,故古人有“魂归蒿里”之说。从此,泰安成为“聚敛魂魄无贤愚”的鬼都(另一处为四川酆都)。
古帝王于最高峰泰山“封(祭天)”,在海拔仅198米高的蒿里山“禅(祭地)”。故于蒿里山筑阎王殿,立75司以为出入生死之所,成为阴曹地府的象征,故古人有“魂归蒿里”之说。从此,泰安成为“聚敛魂魄无贤愚”的鬼都(另一处为四川酆都)。
这个问题问的好,探觅Orient来回答~
蒿里山,世界华人的魂魄所在
古人认为:不论愚人贤人;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死后的魂魄都被聚集到泰安蒿里山,“魂归蒿里”就是这个意思,蒿里山即泰山前面的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阴曹地府有两处,一处是四川的酆都,而另一处就是泰安的蒿里山。
根据学者王克煜进行了详细考证, 泰山神主管生与死的神权历史,可上溯至先秦时期。据顾炎武《考古录》云,泰山自周末便有了神仙的传说。春秋战国出现阴阳学、五行学之后,泰山就成为阴阳交替、万物发育的地方了
自先秦以来,泰山神主管生死的说法就见诸经史,而位于泰山南方的蒿里山也随之被视为“阴曹地府”的象征。蒿里山位于泰山火车站南,又名高里山、英雄山。
《汉书》中多处记载了汉武帝“亲禅高里”。约到魏晋时期,出现“蒿里”的称谓。蒿里山曾建有规模宏大的蒿里山神祠,又名森罗殿。古语有云:“魂归蒿里”,就是说人死了灵魂都要到蒿里山接受阎王爷的审判,然后才能过奈何桥,轮回投胎 。
泰山主生死的观念由来久远
道教认为:神是高级的鬼,鬼是低级的神,也就是神鬼。
汉魏时期就早流传的"泰山主死",并把它附会于嵩里山。
佛教传入中国后,其地狱观念与地狱之主阎罗王亦逐渐流行。至唐末。佛教中已有十殿阎罗之说,且皆由中国官员担任,这与本来十分盛行的泰山治鬼观念十分契合,遂合二为一,在泰山衍化为阴曹地府--蒿里山神祠和地狱界河--奈河,再加上泰山入口处的丰都庙,构成泰山的冥府地狱系统
明人许仲琳在所编《封神演义》中,让姜子牙封周朝武将黄飞虎任东岳大帝(供奉泰山东岳庙内,即岱庙)之职:“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对,方许施行。”
故此,大名鼎鼎的封禅之地,又是“鬼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泰山南的历史文化名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泰山南的历史文化名城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