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湖南属于哪一个国?

湖南在夏、商和西周时为荆州南境。春秋、战国时代属于楚国苍梧,洞庭二郡。

秦始皇设黔中、长沙两郡;西汉初期属于长沙国,汉武帝之后属荆州刺史辖区,辖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郡;

三国时属吴国荆州,置昭陵郡,为荆南五郡;西晋时分属荆州和广州;东晋时分属荆州、湘州、江州,南朝宋、齐、梁时分属湘州、郢州和小部分荆州,南朝陈时分属荆州、沅州。

隋高祖开皇九年(589年)平南陈,而统一中国后,在湖南设长沙、武陵、沅陵、澧阳、巴陵、衡山、桂阳、零陵等八郡;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时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在衡州置湖南观察使,从此在中国行政区划史上开始“湖南”之名;

五代十国时期,马殷据湖南,建立楚国,国都为长沙。宋朝分全国为路,路下设州、府、军、监,各辖若干县。湖南主要在荆湖南路。元代实行行省制度,湖南属湖广行省。

明朝行省设布政使司,湖南属湖广布政使司。清朝地方政权实行省、道、府(直隶厅、直隶州)、县(散厅、散州)四级制。湖广行省南北分治,湖南独立建省。

江西省在古代叫什么州?

江西省在古代不同时期州名和所属不同: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三国分争江西 。而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县,下辖18县,所辖地域与今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

汉武帝时期,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江西属扬州刺史部。

西晋时期,设江州,治所南昌,后迁至浔阳郡(江西九江市),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

唐太宗时期,划全国为10道监察区,江西属于江南道,

唐玄宗时期,划全国为15道监察,属江南西道,其监察区下辖8州,治洪州(南昌市)。

五代交泰时期,南唐中主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

宋代时期:在州之上改道为路,初设江南路,天禧四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仍治洪州,另有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

元朝时期,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还包括了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江西行省下辖13路、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

明朝时期: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布政使司辖13府78县 ,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

清代时期,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的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的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在古代湖南属于哪一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