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酒是怎么来的?

在下芙蘭一醉,非常荣幸,我来回答:

贵州茅台酒是怎么来的?我想您一定是想了解一下茅台酒的历史沿革。那么,我来给您具体的说一说,供您参考,供各位酒友消遣:

贵州茅台酒厂是在1951年11月8日,通过赎买私人作坊的方式,成立的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当时先后购买、合并、整合了三家酒坊:他们分别是成义烧房、荣和烧房、恒兴烧房。那么,这三家烧房又是怎么个情况呢?我简单的跟大家说一说:

“成义烧房”的前身是“成裕烧房”,于同治一年(1862年)开设,创始人是华联辉,华氏兄弟先后经办盐务,控制川盐运销,在茅台镇开设“永隆裕”盐号,因其祖母彭氏曾在茅台镇喝过一种好酒,于是华联辉为表孝心到茅台镇买酒,但是原来的酒坊已经不在了,作坊主人也不知下落,于是华联辉决定在茅台设坊烤酒。后来华联辉决定将烧房扩大,定名为“成裕烧房”,附属于“永隆裕”盐号,不久更名为“成义烧房”。

成义烧房所出产的酒叫“华茅”。

“荣和烧房”的前身叫“荣太和烧房”,于光绪五年1879年设立的。原是仁怀县大地主石荣霄、孙全太和“王天和”盐号老板王立夫合股开设的。但是后来由于各自家族利益和各自目的不同,经过一系列的内部博弈斗争之后,导致分道扬镳,最后荣太和烧房归石容霄的后人王泽生所有。于是,“荣太和烧房”也就更名为“荣和烧房”。1949年,王泽生死,“荣和烧房”由他的儿子王秉乾继续经营。

成义烧房所出产的酒叫“王茅”。

“恒兴烧房”的前身“衡昌烧房”,由贵阳人周秉衡于1929年在茅台开办。但是由于经营不善,“衡昌烧房”在经济窘迫中拖了8年之久。到1938年,周秉衡与名族资本家赖永初合伙组成“大兴实业公司”,“衡昌烧房”也被赖永初接手后,于1941年把“衡昌烧房”更名为“恒兴烧房”,并扩大经营,最高时达到60多人。到1947年,年产酒量提高到32500公斤左右。

为什么茅台那么贵还供不应求?未来酱香型白酒会有很好的发展吗?

这个贵算什么,比起国外那些上万的酒这个算便宜了。 中国🇨🇳最有名的酒,那毫无疑问就是茅台了,在中国的白酒位置永远都是NO.1,原产于贵州茅台镇因此得名的它,靠这非同一般的品质成为了中国的名酒,说得好听的那就国酒呀。国宴上能看到的,很多的电视影视剧里面都有它的。吴京的电影《战狼3》都给宣传了下茅台,电影上映时还上热搜了呢。

贵州茅台酒是怎么来的 - 华夏历史

茅台酒品质确实好,很多80后应该听过茅台的一个故事,19世纪是参加国际酒展。开始都瞧不是这个开自中国🇨🇳的东西,后来工作人员不小心打破了瓶子,酒香就扑面而来,大家这才关注到这个来自中国的白酒。

贵州茅台酒是怎么来的 - 华夏历史

而且白酒不会因为担心时间久了卖不出去,反而会逐年递增变成收藏品。这几十年来逐年增值的东西只两样,房子和茅台。

感谢酒友们的支持,我是温州人在酒都的小林。

茅台酒如今早已成为一种硬通货,为什么茅台酒这么贵还能供不应求?我们首先应该分析一下购买人群都有哪些。

第一类人,买回去自己享用。然而对于如今市场上日益炒高的价格,将茅台作为口粮酒的往往是少数。有经济实力的人也不会说天天喝茅台,更多的还是偶尔的享受。所以这类人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太大。

第二类人,就是买来请客送礼了。逢年过节拿着飞天茅台请人办事的不可谓没有,但能随便拿出茅台来请客吃饭的人,想必也是有些经济实力的人,但是大家都知道,这部分人依旧只占少数。

贵州茅台酒是怎么来的 - 华夏历史

那么比例最大的购买人群就属于这第三类人,收藏投资的人。

如果用1499的指导价买到一瓶茅台,转手就能用2000多的价格卖出去。这一转便有六七百的利润。更别说如今酱香市场持续火热,酱香酒每年的增值也十分稳定。不少人不急出手,先收藏几年,再出手,利润更加大。茅台的产量不算很高,再加上大部分购买人群赋予其一种金融的属性,自然就造就了如今供不应求,价格走高的趋势。

然而大家也要明白,这种趋势一定是畸形的,不好的。茅台酒厂自己也知道,所以茅台最近的大放量,都是想避免这种趋势继续发生。

至于未来酱香酒是否会有好的发展,我认为是会的。

贵州茅台酒是怎么来的 - 华夏历史

如今酱香酒热度持续走高,就连之前几乎不喝酱香酒的山东等地,也刮起了一阵酱香风。我还是很看好酱香酒的未来的。

我是温州人在酒都的小林,欢迎大家关注我和我一起讨论酒文化。谢谢支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茅台酒的历史沿革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茅台酒的历史沿革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贵州茅台酒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