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发生过哪些造成重大损失的事故?
历史上发生过哪些造成重大损失的事故?
14年前的广德空难,让我军一次损失34位顶尖电子专家,这不是重大损失,而是极其重大的损失!
众所周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对我国实行武器禁运,并阻挠其他国家销售,致使我国某些军工领域的技术一直处于真空状态,比如预警机技术。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我国在60年曾自行研制过空警-1,后来因为缺乏先进的机载雷达、载机平台过于陈旧等原因下马;90年代还曾想引起以色列的“费尔康”,又在美国的阻挠下被迫取消。
当然,也不是没人肯卖,俄罗斯就曾向我国推销A50预警机,但是受“费尔康事件”的影响,我国政府认为不能受制于人,最好还是自行研制预警机,这才有了后面的“一号工程”。最终,该工程研制出了空警200以及空警2000预警机,我要说的这个事故,就发生在空警200的第二架原型机上。
广德6.3空难
2006年6月3日13点30分,合肥肥东军用机场,2架军机腾空而起,准备执行装备测试任务。谁也没想到,下午16点左右,飞机会在广德上空突发意外。据目击者称,2架飞机低空飞进广德上空,并伴随有异常声响,可能发生了爆炸。飞行员显然极力在挽救,但飞机短暂抬头没多久,就一头栽到了山上,随后再次剧烈爆炸。
空难发生后,广德县政府以及当地官兵,立即组织了大规模救援。遗憾的是,失事的这架空警-200飞机,上面40人全部遇难。这40人中,除了5名机组人员和1名通讯员之外,余下34位都是军机研发的顶尖电子专家,其中还有2位少将级别的高工。
飞机失事的原因,听说是除冰系统出现了故障以及超载,而这起空难成了我军历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使我军在该领域的研发倒退了10年,造成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是无法用金钱予以衡量的。
更多历史秘闻,欢迎关注:圆桌派,每天三分钟,涨点历史新知识!
1987年5月6日,发生在东北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的特大森林火灾,给国家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之所以说这次特大森林火灾是事故,是因为火灾的起因完全是林业工人违规操作引起的。
1987年5月6日,西林吉林场工人汪全峰使用机器进行割灌作业。
机器存在轻微漏油现象,汪全峰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随手把抽剩的烟头丢进草丛,引燃了被汽油浸透的枯草。
大火迅速引燃了油性十足的松树,形成最难扑灭的树冠火。汪全峰惊慌失措,逃离现场,错失了救火的最佳时机。
林场的其他工人发现火警,积极行动,经过整整一夜的扑救,终于扑灭了现场所有的明火。辛苦一夜的工人们疲惫的倒在地上,这时林场突然刮起七八级大风,一些角落中没有被扑灭的暗火死灰复燃,借住风力,大火失去控制,瞬间已成燎原之势。
短短两个小时内,周围的图强林场,阿尔木林场,塔河林场,都被卷入大火中。
祸不单行,就在汪全峰闯下滔天大祸时,古莲林场的王宝晶,付帮兰;阿尔木林场的郭永武,依西林场的李秀新等人都因违规在作业中使用明火,引起火灾。
当天晚上8:00许,从东北、西南、西北三个方向扑来的火焰吞噬了漠河县城的西林吉镇。一个多小时后图强镇也在大火中化为灰烬,晚11:30,劲涛镇也变成一片焦黑的废墟。
那一年是典型的暖冬,当地降雪量不及往年的十分之一,气候异常干燥。再加上春季风大,致使火灾范围越来越大。
火场中心推进速度竟达到惊人的每小时50公里,地表温度高达近千度,很多当地居民逃避不及,或者舍不得家中的财物,躲进当地居民家中特有的地窖中,结果他们都死于高温的炙烤或者缺氧窒息。
据灾后统计,死亡户籍人数即达210人,重伤者266人,这还不包括失踪人员和林区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
大兴安岭的火灾震惊了整个世界,在火灾中,一个县城,4个镇,5个贮木场被烧毁。
被烧毁的各类房屋达到61.4万平方米,一万多户,五万多居民流离失所。
库存的85.5万立方米的木材被彻底烧毁,2488台机械设备,650万斤粮食都在火灾中毁于一旦。
被烧毁的森林面积高达上亿亩!
火灾就是命令,人民解放军、森林警察及当地群众5.88万人投入到扑灭火灾的战斗中来,经过连续28天的奋战,在一场大范围降雨的帮助下,终于在6月2日彻底扑灭大火。
5·6大兴安岭火灾造成的有价损失高达人民币200亿元以上。
而一手酿成此次巨大事故的始作俑者汪全峰在批捕时,还天真的问道:我这个月的工钱什么时候能够拿到?
历史上有哪些未雨绸缪的神操作?
历史上有哪些未雨绸缪的神操作?
多亏了邓稼先,中国才保住“核大国”的地位
众所周知,核武器是强权的象征,只要手握核大棒,哪怕你现在还一穷二白,其他人也不敢对你动真格。所以,像朝鲜、巴基斯坦、以色列这样的小国,都想发展出自己的核武器,免得被人家欺负;而美国为了保住这种特权,自然会想方设法的限制其他国家核武器的发展,甚至将他们研制核武器的念头扼杀在萌芽中。
我们中国呢,虽然很早就研制出了核武器,可也差点中了美国的“套”。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我们的“两弹元勋”邓稼先了,要不是他的未雨绸缪,中国真的有可能保不住“核大国”的地位。
1964年10月16日,在邓稼先等众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然而,这只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证明了咱们有能力制造原子弹。但是,如何实现轻量化、大威力,实现从“有”到“强”,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不断的核试验。
时间一转眼到了1985年,中国的核武器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是还没有完全成熟。有一天,饱受直肠癌折磨的邓稼先,躺在病床上思考问题,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危机。作为核物理学界的大牛,他想到一个重大且关键的问题:
核武器的威力已经接近理论极限,换句话说,无论再怎么研究、技术再怎么进步,核武器的威力也几乎没有进步空间了。美国人肯定知道这一点,并且绝不会坐等其他国家追上来,为了保住“核大国”的地位,他们肯定会先下手,下一步必定是全面禁止核武器试验。
邓稼先想的没错,美国确实是这个想法。很快,邓稼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国家根据他的意见,立刻加速进行核试验,收集各种关键数据,终于在1996年7月29日,完成了最后一次核试验。从这之后,我们只需要在电脑上模拟,就可以完成各种核试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世界历史秘闻大揭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世界历史秘闻大揭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