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哪些饭桌上不礼貌的行为?

这种情况见过的太多了。
有一年有个亲戚家的女儿岀嫁,我应邀前去贺喜。酒席就设在院子里,院子上面搭了个棚子,下面摆了十来张桌子。
因为开车,为躲避熟人们的劝酒,我就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坐了下来。桌子周围的人不多,十个座位,连我坐了一共3个人。但再有人来,那两个人都说已经满了。不让别人坐了。
果然,开席前几分钟,进来了七个十来八岁的儿童。有的还背着书包,一看就是刚从学校跑过来的。
桌子上已经有了豆芽、牛肉、薰肉、藕片、腰果、碗秃等几个凉菜,但是筷子还没有拿来。有个孩子趴在桌子上,伸手去抓牛肉吃。他爷爷也不阻止,反而笑嘻嘻地说慢点儿,不要油了新衣服……
一个带头吃上了,另外几个的喉咙也开始蠕动了。另一家的大人恐怕是觉得吃了亏,成人数目的他也用手拈了几块牛肉,给自己的三个孙子吃。这下桌子上乱套了,盘子里全是爪子。筷子还没有上,六个盘子就有五个是空的或半空的了。桌子上到处是散落的菜肴,就像是被一群鸡扒了的粪堆一样。
热菜上来了之后,照例是一轮疯抢。那些孩子们就像八辈子没有吃过饭的饿鬼一样,不管自己喜欢吃的,还是不喜欢吃的,都要抢。一会儿,一个吃了一口泰椒的孩子,被辣的满脸通红,对着桌子连连咳嗽,唾沫横飞。他爷爷舀了一口鸡蛋汤喂他,结果更是辣的不行。直接唾进了跟前的炒菜里。
一会儿,油糕上来了。有个孩子拿筷子捅了个油糕,还没到口,中途油糕掉进了蛋汤,溅得到处都是。等馍馍上来后,这些顽童们一看没啥油水了,就一哄而散。终于安静下来了。
吃了两个馍馍,同桌的一个老头掏出几个塑料袋子来,也不问问你们还吃不吃了,就开始往袋子里装。说是回家喂狗。另一个也不甘示弱,把肘子、排骨、吃剩下的鸡、鱼都一股脑儿地打包了。汤汤水水也没有剩下。
看了他俩的作为,也就知道孙子们为啥都没有教养了。也知道了本村的人为啥没人和他俩坐一桌子了。

去农村赴丧宴,都有哪些忌讳需要注意?

去农村赴丧宴,都有哪些忌讳需要注意?

去农村赴丧宴,首先是穿着要素,表示对逝者的尊重,不能领猫带狗。老人说猫狗身体带电,如果猫狗从灵堂逝去的人床下钻过会惊动逝者。是人们非常忌讳猫狗去灵堂的。即使自家的猫狗也都会暂时送走或者关闭起来。不要领小孩去灵堂,女人特殊情况如经情,小产等某些特别情况不可以去赴丧宴。

你见过哪些饭桌上不礼貌的行为 - 华夏历史

去灵堂仪式

我们去赴丧宴一般都要出殡之前去,送逝者最后一程!男人可以去山上帮助下葬!女人只送一段,不上山去墓地。

我们这全是搭灵棚,由儿女朋友等伦班守灵。去参加丧宴的,先经过灵棚给逝者磕三个头,再烧几张纸,烧几炷香,如果是远亲主人家会给一条孝布记在头上,再进屋安慰家属。

现代化殡葬

过去全是人抬殡葬,乡亲帮忙挖坑,现在全是现代化一条龙服务。卖棺材、寿衣、花圈、出租搭灵棚,有铲车、挖沟机,一套全下来两千多元包括主持人,儿女们省事省力省心。孝儿孝女们直接去饭店办酒席收礼就可以了。省去了过去儿女为答谢抬棺椁的乡亲们,不停的跪拜磕头的节奏!

你见过哪些饭桌上不礼貌的行为 - 华夏历史

总之一切都在随着时代的节奏改变,农村的赴丧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切初衷都是围绕方便家人乡亲,应用现代化工具快捷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去参加赴丧宴只走个仪式,磕头烧纸、安慰逝者家人,随礼赴宴就可以了。如果随殡葬车上山,回来记得洗手,然后象征性吃几块饼干或者糖果,就可以开坐席宴了。

你见过哪些饭桌上不礼貌的行为 - 华夏历史

题主:您好!我是梅娜,我来分享一下参加丧事活动的注意事项,农村与城市大同小异,各地习俗虽有所不同,但大体相近。

不管与逝者是亲戚朋友,还是同学、同事的双亲,请在灵前拜祭时,一定要脱帽,表示对逝者的尊重!死者为大,行三鞠躬礼节,东家会还礼。

当遇有逝者的子女与自己是铁哥们、好姐妹,人家会赏一条孝带,一般情况下,没有特殊原因,肯定不能拒绝。瞧得上,才会有如此举动。除非一年内有重孝在身,可以言明婉拒,对方听了会理解。过去讲究三年,现在大多一年就可以了。

着装朴素,深色为宜。凡穿丧衣、腰间系孝带、男子头部戴孝帽,女子头部缠包头部的,一律禁止进入营业性场所。不管想买什么商品,一定要遵守民间习俗。否则,会引发争吵,给东家带来麻烦。

进去了,东家要去赔礼道歉,在大门上挂红布,起到避邪的作用。不管是不是迷信,但要入乡随俗,营业场所一直认为“丧”是不吉利的。

但包的一条龙服务与饭店不在此范围,可以在丧事过程中,任意出入。当一条龙与饭店承接了此事,只要在一条龙所搭席棚支架和饭店大门门把守上挂了红布条,理应视为同意这种现象,我们这边都是如此。至于,在当地另有讲究的遵照就好。

丧宴,都有一道菜,白豆腐或者豆腐脑,爱不爱吃,都要吃一口。赶走霉运,让日子顺顺溜溜。

在丧事过程中,晚上如需要留宿,除东家外,去任何一家住宿,请把孝带一类的全部收起,装进包里,千万不要露出来。任何人都有忌讳,谁也不想好心留住,带来秽气,影响自家过日子,讨个不吉利。

问:去农村赴丧宴,都有哪些忌讳需要注意?

去农村赴丧宴,要知道自己的身份,如果与逝者关系很近,可以多哭几声,或哭痛一些,如果和逝者关系一般,只不痛不痒的哈哈三声,哭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如果关系一般却哭的很痛,会引起逝者亲人的猜疑。

你见过哪些饭桌上不礼貌的行为 - 华夏历史

吊完行礼,或叩头或鞠躬,都应该是四个,不能是三个,因为农村讲究神三鬼四。神前才是三叩首或三鞠躬。

去农村吊孝,孝子要给磕孝头,跪献孝衣,如果比孝子辈分高或是平辈,可以不还孝头,可以接过孝衣;如果辈分比孝子低,必须跪还孝头跪接孝衣。

你见过哪些饭桌上不礼貌的行为 - 华夏历史

还有,去农村赴丧宴,穿孝衣带孝帽只能在逝者家里或灵棚或灵棚周围,上大街或去商店或去别姓家,必须脱去孝衣孝帽,不能把丧气带给别人家。

你见过哪些饭桌上不礼貌的行为 - 华夏历史

进饭棚饮宴也要脱掉孝衣孝帽,进餐不可带孝,这是规矩。饮宴完出饭棚再把孝衣孝帽穿戴上。

你见过哪些饭桌上不礼貌的行为 - 华夏历史

这些细节都是农村白事的忌讳,注意这些就差不多了,但有的地方还会有一些别的忌讳,那就应该提前询问一下,免得闹出误会和笑话。

去农村赴丧宴,自然是和城里不一样的,会有许多的讲究。下面根据我们那里的习俗说一下具体的做法。

一是衣着要庄重。

不穿艳丽色彩的服装,要穿一些白色,黑色,灰色,蓝色的衣服。不光膀子,不穿裤头,不光脚,不穿拖鞋等,表示对已故之人的尊重。

二是要买一些烧纸,铂,等品,用以祭祀老人。

买好带上这些东西以后,就不能再进别人的家门了,会被人看做不吉利。

三是进门时,会有接錁的人在门口接应。

进门时,会有接錁的在门口等侯,你把祭品放入他的茶盘后,才可以随接錁人进入,此时,孝子开始哭丧,营造悲痛气氛。

四是向死者行礼。

在灵前伫立,由陪吊人陪同,向亡灵施跪拜礼。四伏地,四叩首。起身后,与陪吊人互作揖,表示感谢。

五是与孝子见面。

叩拜完毕,孝子哭丧结束,会出来与朋友见面,表示感谢。你也可以说些安慰,节哀之类的话语,表示关心。

六是上祭礼或上挂孝钱。

慰问完毕,你就可以去上祭了。如果你是亡者的亲戚或者朋友,那就上一份祭礼即可;如果你是亡者的儿女亲家,则要上两重礼:一个是祭礼,是给大家上的。一个是挂孝,是给女儿的。如果是死者儿媳妇的兄弟姐妹,则只挂孝,不上祭。如果是朋友,那就是谁的朋友,祭礼记在谁的帐上。

七是发放吉利布。

上完祭礼,每个人可以得到一块白布,叩吉利布。如果你是开车来的,还会给你一挂炮,走到半路放一下,也是要图个吉利。

如果你不用去送殡,此时就可以打道回府了。如果需要送殡,那就要等着吃饭,然后去送一程了。

如果你不用去送殡,此时就可以打道回府了。如果需要送殡,那就要等着吃饭,然后去送一程了。

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具体到题主的问题,去农村赴丧宴,都有哪些忌讳需要注意呢?

关于丧宴的忌讳,我想各个地方也是不尽相同的。下面就以我的家乡为例,浅略地谈谈丧宴的忌讳。

你见过哪些饭桌上不礼貌的行为 - 华夏历史

我的家乡在丽江永胜的农村,白事一般是两天的时间。头一天是各项事的准备工作,第二天是出殡(目前家乡还是土葬)的日子,及开丧宴待客。那么这两天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1.着装的问题,尽量不要穿大红色的衣服,以免显得格格不入。关于这一点,农村的老人尤其忌讳。

2.去赴丧宴的人,如果与主人家有亲,是需要给死者磕头(仅限于晚辈对长辈)及戴孝(一条白布)的。关于这一点,亲戚朋友是需要注意的。

你见过哪些饭桌上不礼貌的行为 - 华夏历史

3.尽量少喝酒,忌讳谈死者的短处。丧宴期间,忌讳有人吵架及打架。本来白事,相对来说是“严肃”一些的。

移风易俗,也要入乡随俗。关于家乡丧宴的忌讳,也就说这么多了。朋友们,你们家乡有些什么忌讳吗?欢迎大家在下面留言讨论。

你见过哪些饭桌上不礼貌的行为 - 华夏历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饭后五大坏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饭后五大坏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你见过哪些饭桌上不礼貌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