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常说“艺人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他的文化功底究竟如何呢?
郭德纲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切有文彩的民间传统文化艺人,除了相声,评书,戏曲,民间小调,就目前在相声曲艺行当中有谁能和郭德纲比肩?有学历不代表你的经历和能力,郭德纲能活学活用,并不死板叫条,艺人拼到最后拼的是知识与经历的结合而积淀出艺人质的飞跃,达到一定的高度与格局,方显出民间传统艺术家的风范一一郭德纲就是百年才出一位民间传统艺术大师~~!
没见过郭德纲读书,听过他说的相声,没听出他有多大的的文化。说相声的现学现卖是一个本事,但这不等于他多有文化,何况他有时老是说错。他的水平就是水上的油花,看着很油,其实就表面而已。当然有关相声他是懂的。
您对书法名人和名人书法怎么认识?
您对书法名人和名人书法怎么认识?
很好理解,以名人而扬名的书法,称名人书法。
而以努力学习书法而成名的人,称作书法名人。
也就是说,领导级别的人,虽然字写的不怎么样,但却因地位的显赫,一字千金难求。
其次就是平民百姓,虽然地位很低下,以美好的书法技术水平有了成就,做到了众人仰目。
书法名人是经过历史经久考验,被历史承认的大家如:王羲之、苏东坡、赵孟頫等;而名人书法是指昙花一现的行业名人玩书法:如:贾平凹、莫言、赵忠祥等。
此两者的区别大家心里都明白,在此就不必多评论了。
个人拙见:
书法名人、名人书法两者与书法家有着本质区别。
王羲之、颜筋柳骨等,均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大书法家,开创书法风格,书写个人人格魅力;秦桧、严嵩、宋徽宗等,也有书法建树,但是当不起书法家。
书法名人,有一定的书法建树,同时包含有个人的社会活跃度、影响力等。
名人书法,常指社会名流,可能有书法方面的爱好,但是书法书平良莠不齐。
对于这个话题本人已经谈过,“书法名人”和“名人书法”是两种不同的名人,前一种名人是名符其实的书法名人,古代如王羲之、颜、柳等名家,是后人临帖学习的书法名人。现代如+++、启功、杨再春等等,是喜爱书法者普遍承认的书法名人。
而“名人书法”就不同了,有些是作家、文学家、歌唱、小品等方面的名人,在此方面他们作出了一定努力和成绩,给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民众心中各自都有一定的位置,也是名人。在书法方面有些人也写书法,写的也很好,但是和书法名人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不能和
“书法名人”相提并论,不可张冠李戴,要事实求是。
所以“书法名人和名人书法是不同的两种名人”。
名人书法凭身份吸粉
书法名人靠作品立身
名人书法和书法名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名人书法不是因为作品好而是因为身份高,之所以有许多人顶礼膜拜,是因为这些人看重的是他的(她)身份或是地位。这样的名人书法其作品本身并不值钱,身份、地位高作品价位就高,身份地位低作品地位就低。他的作品随着身份和地位的变化而变化,就好像漂浮在大海中的一叶小舟,有时跃上高峰,有时又跌入谷底,根基不稳,漂浮不定。身份、地位或者理性,均能决定作品的价格,比如莫言书法暴跌200倍就很能说明问题。
书法名人是因为作品好而提高了自己的身价,之所以有许多人一路追随,是因为他的作品本身具有艺术价值,这样的书法作品不会因为书者身份的变化而影响作品本身的价值,而是随着作品品质的逐渐提升,书家的名声会越来越响,甚至会流芳千古。就好像一块美玉,不管到什么年代,也不管落到谁的手里,它始终如一,完美无瑕,比如古代的王羲之,近现代的启功等诸多书法名人。
附:启功书法作品
河北省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河北名人最该提到的是新中国开国将军,以1955年受将帅衔的数量看,河北共82人受将军衔,排名全国第九。下面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简单的介绍几位。
3、徐信,开国少将,河北石家庄人。1937加入八路军,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一生戎马,战功赫赫。历任63军军长,++++参谋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
3、徐信,开国少将,河北石家庄人。1937加入八路军,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一生戎马,战功赫赫。历任63军军长,++++参谋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
河北位于我国腹地,可以说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商朝时期就曾在邢台建都。经过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历史名人当然数不胜数,像扁鹊、赵云、董仲舒、曹雪芹等都是河北人士。
鉴于此地名人举不胜举,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近代两位功勋卓著的将领。
开国中将韩振纪
韩振纪(1905-1975),河北省高邑县人。
韩振纪(1905-1975),河北省高邑县人。
韩振纪将军不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都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出生时,家庭条件是非常不错的,在当地也是个有名的富户,从小就接受教育,所以思想方面追求的是进步、自由。
日本人窃取我国山东的利益,导致举国上下无不愤慨至极,纷纷走上街头举行++++活动,想以此来唤醒广大的家国同胞们一致对外,这就是“五四运动”。此时的韩振纪14岁,正在家乡的高小读书,一腔爱国热血的他看到祖国大好河山被国外势力践踏的满目疮痍,本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圣训,也参加到这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中去。
虽然游了行、示了威,但国家孱弱的局面并不会因此有太大的改变,他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国家强,必须军队强;军队强,那么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自然就有分量。于是他便放弃学业,进入有名的保定军官学校,想要靠学习军事来为国家尽一份力量,毕业后担任二十六路军参谋。
国共合作期间,他又大量接触了先进的马列主义,在身边的共产党同僚的影响下,无产阶级革命在他心中萌芽。1931年,他带领二十六路军参加了宁都起义,加入了工农红军的队伍中。
在抗日战争中,他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晋鲁豫地区的反扫荡战争等多场战斗,歼灭敌军近万人,收缴的重机枪、山炮等武器装备数百台,其中还有二十多辆军用汽车。
在抗日战争中,他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晋鲁豫地区的反扫荡战争等多场战斗,歼灭敌军近万人,收缴的重机枪、山炮等武器装备数百台,其中还有二十多辆军用汽车。
抗战胜利后,为了阻止国民党的内战阴谋,韩振纪转战东北,担任东北地区人民解放军的军功部长,一手创办起多所属于我军自己的军工厂,为之后的解放战争提供了有力的后援保证。
1955年,韩振纪被授予中将军衔,进入我国驻苏联的大使馆,在那里学习先进的机械、军功制造技术,收获了大量的生产经验。回国后投身于工业、军用机械工作,担任军械部部长,大力推动了我国军功业的发展。
开国中将孙毅
孙毅(1904-2003),河北省大城县人。
孙毅(1904-2003),河北省大城县人。
孙毅将军早年间加入冯玉祥带领的西北军,参加了北伐战争,也是国民革命军中的一员。但是那个年代国民党内部分裂为几大派系,虽然明面上是一家人,但背后捅刀子的事情可不少干。
在北伐战争获胜后,蒋介石担任国民政府主席,实施独裁统治。而孙毅将军当时的老大哥冯玉祥十分不满,挑起了反蒋战争,孙毅也加入其中。
外敌当前,国民党人只知划分权力,不惜付诸武力、消耗国内军事实力的代价满足对权力的渴望,这让一心报国的孙毅看不到国家的未来。就在左右为难之时,宁都起义爆发,让他看到了曙光。参加了这次起义之后,孙毅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多年的战斗磨练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参加了一系列的抗日斗争,训练出大批高素质、强战斗力的部队。猛将无弱兵,他的队伍在东征、山城堡战役、平型关战役和以后的平津战役中作战勇猛,其本人更是一马当先。
为了表彰他的功勋,授予中将军衔,之后又担任训练总监部委员、出版部部长等诸多要职。
欢迎各位的评论补充!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星解说中国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星解说中国历史人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