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名字叫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的名字叫什么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 中国历史(朝代)发展顺序是怎样
  • 中国历史(朝代)发展顺序是怎样

    中国历史(朝代)发展顺序是怎样

    中国历史文化的名字叫什么 - 华夏历史


    最简单正确的肯定是新华汉语词典后面的朝代表喽~当然每当看到这种问题就会有五花八门的顺口溜,天南地北都不一样,毕竟祖国大地各个地方课本也不同,不过顺口溜讲的还是正确的。

    我并不推荐顺口溜,不太了解历史的人花时间背过也没啥用啊,也许应付考试吧,背这东西功夫不如看看字典。比如这个顺口溜,夏商和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与十国,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室到此完。

    像这种顺口溜,说的太简单了,宋元明清一千年一句话就完了?刘宋赵宋东汉蜀汉成汉后汉分不清的很正常,为了字数公整十六国变成了十国也是不准确,两晋那会前秦是多么强大然而顺口溜并没有提及,可以去哔哩哔哩史图馆看看地图,做的真的棒。而且顺口溜对于时间横向纵向也没有把握,比如西方思想启蒙那会对应中国什么时期?文艺复兴对应什么时期?夏商周三朝将近两千年,秦汉到现在两千二百来年,最灿烂的唐宋也都才三百年左右。

    建议多了解一下中国的历史文化,不然光背了朝代有什么用呢?

    一脉相承,永未断绝。请看:

    太古时代(时间无考)

    盘古氏开天辟地

    上古时代(时间无考)

    伏羲氏演八卦、公共氏撞不周山、女娲氏炼石补天……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夏:大禹——夏桀

    商:成汤——帝辛

    西周(前1046~前771年):武王姬发——幽王宫涅

    中古时代(前221~1911年)

    东周(前771~前256年):平王宜臼——赧王姬延

    • 晋(前1046~前349年):唐公姬叔虞——静公姬俱酒  
    • 赵(前403~前222年):赵烈侯嬴籍——赵王嬴歇
    • 魏(前403~前225前):魏文候姬斯——魏假王姬假
    • 韩(前403~前225年):韩景侯姬虔 ——韩废王姬安
    • 楚(前1042~前223年):楚王芈绎——昌平君芈启
    • 燕(前1044~前222年):燕召公姬奭——燕王姬喜
    • 齐(前1044~前221年):齐太公姜尚——齐康公姜贷
    • 秦(前770~前221年):秦襄公嬴開——秦王嬴政

    秦(前221~前207年):秦始皇嬴政——秦三世子婴

    • “张楚”(前209~前208年) :陈涉
    • “西楚”(前206~前202年) :项羽
    • “大汉”(前206~前202年):刘季

    西汉(前202~8年):高祖刘邦——孺子刘婴

    新(8~23年):王莽

    玄汉(23~25年):更始帝刘玄

    东汉(25~220年):光武帝刘秀——献帝刘协

    三国(213~280年)

    • 魏(213~266年):文帝曹丕——元帝曹奂
    • 蜀(221~263年):昭烈帝刘备——后主刘禅
    • 吴(229~280年):大帝孙权——末帝孙皓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303~439年)

    • 成汉(303~349年):太宗李雄——末帝李势
    • 汉赵(304~329年):赵高祖刘渊——汉帝刘曜
    • 后赵(319~352年):高祖石勒——末帝石祗
    • 冉魏 (350年-352年):平帝冉悯
    • 前凉(301~376年):高祖张实——西平公张玄锡
    • 北凉(397~439年):凉王段业——末帝乞伏暮末
    • 西凉(400~421年):太祖李暠——刺史李恂
    • 后凉(386~403年):太祖吕光——末帝吕隆
    • 南凉(397~414年):烈祖秃发乌孤——景王秃发傉
    • 前燕(337~370年):太祖慕容皝——幽帝慕容日韦
    • 后燕(384~407年):世祖慕容垂——昭文帝慕容熙
    • 南燕(398~410年):世宗慕容德——北海王慕容超
    • 北燕(407~436年):景宗慕容云——天王冯宏
    • 夏国(403~431年):世祖赫连勃勃——后主赫连定
    • 前秦(350~394年):太祖符洪——太宗符登
    • 西秦(385~431年):烈祖乞伏国仁——厉武王乞伏暮末
    • 后秦(384~417年):太祖姚苌 ——末帝姚泓
    • 桓楚(403——404年):桓玄

    北朝(386~581年)

    • 北魏(386~534年):太武帝拓跋焘——出帝元修
    • 东魏(534~550年):孝静帝元善见
    • 西魏(535~556年):文帝元宝炬——恭帝元廓
    • 北齐(550~577年):文宣帝高洋——后主高纬
    • 北周(557~581年):孝闵帝宇文觉——静帝宇文阐
    • 宋(420~479年):武帝刘裕——顺帝刘准
    • 齐(479~502年):高帝萧道成——和帝萧宝融
    • 梁(502~557年):武帝萧衍——敬帝萧方智
    • 陈(557~589年):武帝陈霸先——后主陈叔宝
    • “魏”(582~619年):李密
    • “郑”(621年):王世充
    • “秦”(617~618年):霸王薛举——小霸王薛仁杲
    • “凉”(618——617年):大凉王李轨——凉王李伯玉
    • “定杨”(617——618年):刘武周
    • “夏”(617~621年):窦建德
    • “梁”(618—~621年):萧铣
    • “楚”(618~622年):杜伏威
    • “吴”(619~622年):李子通
    • “梁”(617~628年):梁师都
    • “汉”(618~623年):刘黑闼
    • “鲁”(612~623年):徐圆朗
    • “燕”(618~624年):高开道
    • “宋”(623~624年):辅公祏
    • “许”(618~619年):宇文化及
    • 南诏国(649~902年):高祖细奴逻——孝哀帝舜化贞
    • 大长和国(902~908年):圣祖郑买嗣——恭惠帝郑隆亶

    武周(690~705年):武曌

    • “大齐”(880~889年):黄巢

    五代十国(907~979年)

    • 后梁(907~923年):太祖朱全忠——末帝朱友贞
    • 后唐(923~936年):庄宗李存勖——末帝李从珂
    • 后晋(936~947年):太祖石敬瑭——少帝石重贵
    • 后汉(947~950年):高祖刘知远——末帝刘承佑
    • 后周(951~960年):太祖郭威——恭帝柴宗训
    • 南吴(902~937年):太祖杨行密——睿帝杨溥
    • 南唐(937~975年):先主李晟——后主李煜
    • 吴越(907~978年):钱王钱镠——忠懿王钱俶
    • 南楚(907~951年):武穆王马霸图——后王马希崇
    • 前蜀(907~925年):高祖王建——后主王衍
    • 后蜀(934~965年):高祖孟知祥——后主孟昶
    • 南汉(917~971年):高祖刘龑——后主刘鋹
    • 北楚(924~963年):楚王高季兴——末王高继冲
    • 闽(909~954年):太祖王审知——后主王延政
    • 北汉(951~979年):世祖刘旻——末帝刘继元
    • 大天兴国(928~929):康帝赵善政
    • 大义宁国(929——937年):肃恭皇帝杨干贞
    • “伪楚”(1127·3~1127.4年):张邦昌
    • “伪齐”(1130~1137年):刘豫

    辽、契丹(916~1125年):太祖耶律阿保机——天祚帝耶律延禧

    西辽(1124~1218年):德宗耶律大石——末帝耶律直鲁古

    金(1115~1234年):太祖完颜阿骨打——昭宗完顔承麟

    • 吐蕃(618~842年):松赞干布——达玛
    • 西夏(1038~1227年) :景宗李元昊——末帝李睍
    • 大理国(937~1094年):太祖段思平——元总管段兴智
    • 韩宋(1355~1366年):韩林儿
    • “大周”(1354~1356年) :张士诚
    • “大汉”(1359~1364年) :陈友谅

    大明(1368~1644年)

    • “大顺”(1644~1645年) :李自成
    • “大西”(1644~1647年) :张献忠
    • 南明(1644~1683年) :弘光帝朱由崧——永历帝朱由榔
    • 后金(1616~1636年):大英明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宽温仁圣汗爱新觉罗·皇太极
    • 大清(1636~1912年):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

      近现代(1912~1949年)

      太平天国(1851~1864年):天王洪秀全~少主洪天贵

      中华民国(1912~1949年):孙文——蒋中正

      • 中华帝国(1915.12~1916.3年) :袁世凯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建立)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按照现在历史教科书的划分,中国历史大致分为这么几个阶段:夏王朝之前为原始社会时期,自夏王朝开始到秦王朝建立之前为奴隶社会时期,自秦王朝开始到清王朝终结为封建社会时期!

      其实我认为这种历史定义是不对的。

      第一,什么事奴隶社会,何为奴隶?

      所谓的奴隶是指为国家或者某一个团体提供无偿服务的人为奴隶,奴隶的来源大致有这么几个来源:一是在战争中被俘的俘虏,二是在本国之内犯了罪的人,三是因生活所迫被迫卖身为奴的人!

      现在早就不叫奴隶社会了,但是这种为某个政府提供无偿服务的形式还依然存在,直到在共和国建立之前,被迫卖身的事情还是依然发生。

      第二,什么是封建社会,何为封建?

      第一,在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里压根就没有“封建”一词,它是引用的马克思学说里面的一种新的概念形式。

      第二,如果把“封建”一词用来作中国历史的解释的话,应该是“分封制”,也就是封邦建国。

      简称为封建。

      第三,第一个实行分封制的朝代是周朝,除了周朝之外,汉朝的前期、晋王朝的初期应该算是封建社会,因为他们既有封号也有封地和国号。

      大明王朝初期,应该算是半个封建社会,因为它有封地也有封号,但没有国号。

      一般实行分封制的朝代都会发生内乱,比如周代的分封制导致后来的战国时代大分裂,汉朝的早期和晋王朝的早期发生过七王之乱和八王之乱等。

      秦王朝的统一实行的是郡县制和中央政府集权制,它没有实行分封制,因此它不应该算是封建王朝。

      除了秦朝之外,后来的隋朝、唐朝、宋朝和清朝都不应该是封建王朝。

      那么中国历史的发展阶段应该如何划分和归类?

      第一,在夏王朝建立之前的黄帝时代,应该叫做原始部落时期。

      第二,自夏王朝开始到最后一个大清王朝为止应该叫做君主制时代。

      第三,大清王朝以后,自民国开始到现在的共和国应该叫做民主共和制时代。

      第四,君主制应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王制时代,二是帝制时代。

      在秦朝建立之前,国家的最高元首称号是王,而从秦朝开始,国家的最高元首的称号是皇帝。

      华夏民族的第一个朝代是夏朝,从夏朝开始,华夏民族大致走过了这么几个发展时期:诞生、崛起和发展阶段,强盛阶段,和衰弱阶段。

      第一阶段夏朝、商朝和周朝为诞生、崛起和发展阶段。

      夏朝的建立,让原先的部落时代变成了国家政权的形式,商代开始进入了青铜器时代,整个的周朝是这个民族文化最繁荣的发展时期。

      周朝文化的发展,为这个民族注入了一个特有的民族韧性和灵魂。

      在秦朝大一统之前,华夏民族已经是世界上一个文明非常发达的民族。

      第二阶段是华夏民族最为强大的时期。

      从秦王朝开始一直到赵宋王朝的建立之前为一千二百多年,分别是秦、汉、三国的魏蜀吴,晋,南北朝、隋和唐王朝。

      秦的统一,意味着华夏民族建立的国家成为了继波斯帝国之后,与西方的罗马帝国一道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帝国。

      在这一千二百多年里,没有任何的一个外部势力能够颠覆它。

      在这一千二百多年里,华夏民族也是一个血性的和杀气十足的民族,是一个真正的战斗民族!

      在秦汉时期,它第一次击败了北方的强敌匈奴,在西晋和东晋时期,它将胡人政权在淝水地区打的一败涂地。

      在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政权,民族英雄杨坚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利恢复华夏民族主权和尊严,建立了由华夏民族执掌的政府机构,恢复华夏江山、恢复华夏民族姓氏,以后又一统分裂数百年的江南地区,将华夏民族打造成了一个强大的帝国。

      隋朝之后是唐朝,从隋朝手中接过强大权柄的大唐王朝,将华夏民族的强大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东征高句丽、北击突厥、开疆拓地,成为了一个和中东地区著名的阿拉伯帝国一道称霸欧亚大陆的两大帝国之一。

      第三阶段是华夏民族开始衰弱的阶段。

      赵宋王朝的建立,意味着华夏民族结束了一千二百多年以来的强大。

      由于唐王朝末期黄巢起义带来的混乱,导致整个的华夏民族内部进行了五十多年的战争。

      在这段时间之内外部势力开始做大做强,而华夏民族的内部却得以最大程度的削弱。

      再加上赵宋王朝的重文轻武的治国方针,使得华夏民族失去了原有的血性和杀气。

      它在不同时期先后遇到了契丹、党项、女真和蒙古等四个强有力的对手。

      最终在1279年被来自于北部草原的蒙古民族所灭。

      大明王朝的建立恢复了华夏民族政权。

      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除共和国的海军之外,唯一一个将水面海军力量到达非洲红海沿岸的一个朝代。

      它是除新中国和中华民国之外、在历史上保持军队员额最多的一个朝代,在强盛的永乐年间,军队人数一度达到二百多万。

      这一数字是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不曾拥有的一支军队力量。

      明朝之后是清朝

      在明朝晚期,由于国家政权带来的弊病不可收拾,先后在这个王朝之内发生数支反对力量。

      分别有陕西地区的李自成,以及张献忠、罗如才等,另外还有一支长城以北地区、活跃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建州女真部的努尔哈赤。

      最终角逐的结果是长城以北的满人取得了成功,入主中原地区建立了大清王朝。

      清朝,一个争议比较大的王朝

      建立大清政权的建州女真部,在明王朝时期即使这个帝国的其中一部分,它和南方的苗族、壮族和彝族等,在性质上其实也没啥不同,原则上来讲它也是属于华夏民族的一部分。

      在它的前期,这个政权英勇善战、英明神武,但到了后期则遇上了来自西方先进文明的入侵和打击,成为一个签署割地赔款最多的一个朝代。

      最终在1911年,这个政权的最高统治者眼看再也无法领导一个国家走向强大,最终很有理智的选择了和平退位。

      结束数千年君主制政权的政府,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的建立,远远不是像一般改朝换代那样简单,它结束了数千年以来的君主制世袭制度,最终使华夏民族也像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一样,成为了共和制国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名字叫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名字叫什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中国历史文化的名字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