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是不是腊月23都有啥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是不是腊月23都有啥习俗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腊月二十三,山东小年习俗还有哪些
腊月二十三,我知道的过年习俗是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就要置办年货了,也是正经八百的开始忙年了,喜欢吃啥就可以着手购买了。
腊月二十三,我知道的过年习俗是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就要置办年货了,也是正经八百的开始忙年了,喜欢吃啥就可以着手购买了。
但是在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最主要的事情是扫尘,也有的地方是二十四扫房。经过一年时间的积累,家里的墙壁屋角都有许多的灰尘,而过春节是迎新年,总不能把灰尘都留在新年了,于是,就有个一个固定的日子又来扫除尘土,家里也可以进行其他方面的大扫除,务必要做到窗明几亮,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
再一个习俗就是吃饺子,小年这一天一定要吃饺子,记得我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是北方人就爱吃饺子,大小节日是离不开饺子,这话还说的蛮对的,北方过春节,主食一定是以饺子为主,不是有句老话吗,“坐着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谁让咱北方人就好这一口呢。
今天我吃的是韭菜肉的水饺,家婆调的馅(我的调馅手艺一向是不如家婆),我们一起包的,其乐融融。吃到嘴里也是觉得香极了。不吃不觉就吃多了,看来减肥计划又泡汤了。
忙忙活活一天就过去了,总之就两件事,吃饭和干活,但是乐在其中。
我是喜爱剪纸的敏敏老师,每天分享剪纸知识,欢迎喜欢剪纸的朋友关注我的头条号,学习更多剪纸文化。
在农村进入腊月,你们都有哪些习俗是必须遵守的
一,祭灶
腊月的小年是我国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小年不同地区时间各有所异,相同的是都被视为过年的开端,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
二,吃饺子
一到腊月北方就开始各种吃饺子了。冬至要吃,小年也要吃,而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初七也都要吃饺子。大概也是因为饺子可以放许多菜,制作起来省事,而且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热乎乎的饺子,其乐融融的样子更有年味儿一些吧。
三,吃糖瓜
小年爱吃灶糖,于是人们为了小年和灶王爷能“上天言好事”,就形成了中国人过小年吃灶糖的民俗。
四,贴窗花
过了腊月二十三,便离春节很近了,挨家挨户就开始装饰自己的家里忙起来。窗花一般农村的都是自己剪,手巧的老年人带着孙子孙女一起剪漂亮的窗花贴上,而在城市大多数都是去买窗花。
过了腊月二十三,便离春节很近了,挨家挨户就开始装饰自己的家里忙起来。窗花一般农村的都是自己剪,手巧的老年人带着孙子孙女一起剪漂亮的窗花贴上,而在城市大多数都是去买窗花。
腊月买新衣,烟花爆竹。
农村,尤其是对于小孩子来说,只要进入腊月门,就意味着年关到了。不止是小孩子比较兴奋,大人也比较忙碌。忙着给家里人添添置过年的衣服,烟花爆竹和吃食。虽然现在很多地方都讲究环保,可是农村大集上依然有,只是人民的环保意识浓厚了,花在这部分的钱少了很多。
农村人的记忆里从腊月初一开始,农村里的大集就是非常的忙碌了。做买卖的商贩们都卯足了劲倍足的年货,准备在整个的腊月大集上,大发一笔。
农村的腊月初八是很重要的节日。在我们烟台农村人们家家户户要腌腊八蒜,还要熬腊八粥。
就是挑一些不太饱满的大蒜,因为好的都用来做蒜种的,然后找个找个瓶口比较宽敞的玻璃瓶子,倒上斤老陈醋,然后就再往瓶子里,放剥皮的大蒜。方法很简单。腊八蒜等到年关吃饺子的时候就可以倒出来吃,腊八醋来蘸着吃饺子。
记得在农村,我们在家都生土炉灶,然后上面做一个铁锅,腊八粥的材料,在农村比较随意,只要你凑够8种食材就可以。大米,小米,黑米,红豆,绿豆,黄豆,花生,莲子,大枣什么的,放进去慢慢的熬煮,然后家里就弥漫着喷香的气息。熬一次腊八粥都能喝两三顿,大人孩子在寒冷的冬天捧着热乎乎的营养丰富的腊八粥,温馨又暖胃。
腊月23的时候是过小年。
这也是在农村比较讲究的风俗和习惯,家家要进行大扫除。散去尘土和阴霾来年迎接新展新的生活。往后,腊月23 24 25 26 27 28,一直到年三十,我们这的农村大集都排着队的赶。家家户户开始蒸大波波,炸面鱼,包包子,准备好整个正月的干粮。
人们大多数都赶到腊月27那个最后的农村大集。我们这里的朱桥大集,来购买正月里所有的年货储存。记得有一年大雪封门,妈妈就把年货放在院子里,扣上一个大铁盆,冻的就跟天然冰箱一样。也有的农民就把肉类要挂在屋檐下,也还要防止猫狗的偷袭。
大家一般都是把过年之间的蔬菜,蒜苔呀,茄子,辣椒,蘑菇什么的准备好,放在一个白色的泡沫箱子里保鲜。
腊月二十九贴春联。
的时候是家家户户都要清扫院子,贴春联的。最好是上午到中午头的时候来贴,孩子就给大人打下手,板凳子的,递刷子,抹浆糊。抹好了以后还要帮大人掌眼,看贴的正不正。春联一贴过年的气氛越发浓郁。年三十大人孩子全部守在电视前看春晚,守岁,等到看完了春晚节目以后,等到10:00或者12:00的时候。老人上香,我们拜祖宗,然后下饺子吃或者打个鸡蛋水,祈祷来年的生活圆圆满满,团团圆圆。
最重要的了一条,就是大年三十晚上那个灯都要不能关闭,都要亮一宿才行。
小伙伴们,在你们的当地农村过年都有哪些必须的风俗习惯呢?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正月不理发,腊月不搬家”,这些农村习俗你知道多少?长知识
临近年关,出门在外的人都已经准备回家过年了。春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当然也流传下来很多风俗习惯。虽然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但在中国还有很多风俗都是相似的。比如大家常说的“正月不理发,腊月不搬家”。从字面意义上看就是正月里不能剪头发,而在腊月里却不能搬家。但是你知道为什么在农村会流传着这样的风俗习惯吗?这些习惯又有哪些讲究呢?
01、正月不理发
所谓的正月不理发,就是正月里不能剪头发,尤其是有舅舅的小孩子。如果被舅舅知道你在正月里剪头发,舅舅是会生气的。因为很多地方流传着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法。虽然不少人在正月里剪头发也没有证实死舅舅的预言,但大多数人还是避讳的。
为什么会有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法呢?这大概要从清军入关说起。清军入关后前汉人的思想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随意短发。而清军如果后,都开始剃发。如果不剃头发就会被称作“旧思想”即“旧思”。而“旧思”的谐音同“舅死”。所以就有了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法。
如今大家都知道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的思想,也都知道这不是真的。但还是都会在腊月里理发,尽量不在正月里理发。不管是信还是不信,就当是为家人祈福,也很少有人会在正月里理发了,毕竟家人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02、腊月不搬家
腊月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月,进了腊月就预示着要过年了。因为在过年前有祭祖的习俗,会把家里的祖先都请回来,然后供上鸡鸭鱼肉之类的吃食。如果这时候搬家,会让祖先找不到回家的路。另外腊月里搬家,会让灶王爷不认识新家的位置。对家庭的福运都是不利的,所以很少有人会在腊月里搬家。
搬家是一个体力活,如果搬家的话,势必要找很多人来帮忙。可是在腊月里,大家都忙着过年,根本没时间给你搬家。还有就是如果腊月搬新家的话,对周边的环境不是非常熟悉,邻居也都不认识。这样别人家过年都是热热闹闹的,而你家就会冷冷清清的。
还有就是腊月搬家,很多亲戚都不知道你搬去了哪里。过完年后走亲戚的时候,会让很多亲戚找不到家门。所以很少有人会在腊月里搬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是不是腊月23都有啥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是不是腊月23都有啥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