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高中物理电磁学的历史人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高中物理电磁学的历史人物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电磁感应的发现者是
  • 哪位物理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 电磁理论的创始人
  • 电磁感应的发现者是

    发现者是法拉第

    电磁(Electromagnetism),物理概念之一,是物质所表现的电性和磁性的统称。如电磁感应、电磁波等等。电磁是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的。

    电磁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电荷运动产生波动,形成磁场,因此所有的电磁现象都离不开电场。

    电磁学是研究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现象,及其规律和应用的物理学分支学科。

    麦克斯韦关于变化电场产生磁场的假设,奠定了电磁学的整个理论体系,发展了对现代文明起重大影响的电工和电子技术,深刻地影响着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思想。

    哪位物理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820年,丹麦著名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开了研究电磁本质联系的序幕,他的这个重大发现很快便传遍了欧洲,并被许多物理学家所证实.因此,人们确信电流能够产生磁场.但反过来,磁能产生电吗?许多物理学家很自然地提出了这个相反的问题,并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艰苦的探索.其中,最有成效的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

    从1821年到1831年,法拉第整整耗费了10年时间,从设想到实验,漫长的岁月,失败的痛苦,生活的艰辛,法拉第饱尝了各种辛酸,经过无数次反复的研究实验,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于1831年秋季的一天确定了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取得了磁感应生电的重大突破.

    电磁感应原理可以用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来讲: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当导体处在此电场中时,如果是闭合回路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作定向移动而产生电流即感应电流;如果不是闭合回路,则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到导体两端积累正、负电荷而产生电势差----感应电动势

    施郁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他在一个铁环的两边分别绕上一段导线,其中一段导线的两端分别连到一个电池的两极,中间当然还有一个开关;另一段导线连到一个电压计的两个输入输出,电压计在没有电压时,指针指着中间的零刻度。

    现在先将开关打开着。如果这时将开关关上,也就是让连着电池的线路闭合。在这个瞬间,连着另一段导线的电压计发生偏转,说明有感生电压和感生电流产生了。然后,电压计指针回到零刻度,说明感生电压和感生电流消失。这时,再将开关打开,也就是停止电池给所连导线提供电流,那么连着另一段导线的电压计发生偏转,偏转方向与刚才相反,也就是说,感生电压与刚才的符号相反。

    这是什么原理呢?连着电池的导线中有电流,所以就在它形成的线圈中产生磁场,线圈里是铁环,这个磁场沿着铁环也穿过另一段导线形成的线圈。当时法拉第称磁场为力线。当连着电池的导线突然闭合或打开时,电流突然产生或消失,从而磁场也是突然产生或消失,这就导致穿过第二个线圈的磁通量突然变化,从而也就在第二个线圈里产生感生电压和感生电流。

    后来法拉第的发现被麦克斯韦总结成一个数学方程,被人们称为电磁感应定律,这也是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四个方程中的一个。法拉第的力线概念被麦克斯韦抽象为电场的概念。这就是物理学中场的概念的起源。

    电磁理论的创始人

    迈克尔·法拉第 (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出生于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仅上过小学。1831年,他作出了关于电力场的关键性突破,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物理电磁学的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物理电磁学的历史人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哪位物理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